馬鬣
- 拼音mǎ liè
- 注音ㄇㄚˇ ㄌ一ㄝˋ
- 繁體馬鬣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馬鬣[ mǎ liè ]
⒈ ?亦作“馬鬛”。
⒉ ?馬鬃。
⒊ ?墳?zāi)狗馔恋囊环N形狀。亦指墳?zāi)埂?/p>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馬鬛”。
⒉ ?馬鬃。
引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松有兩鬛、三鬛、七鬛者,言如馬鬛形也?!?br />《新唐書·叛臣傳上·仆固懷恩》:“懷恩 至 渭水,無舟,抱馬鬣以逸,收散卒還 河?xùn)|。”
宋 陸游 《秋郊有懷》詩之四:“永懷 桑乾河,夜渡擁馬鬣?!?/span>
⒊ ?墳?zāi)狗馔恋囊环N形狀。亦指墳?zāi)埂?/p>
引唐 李白 《上留田行》:“蓬科馬鬣今已平,昔之弟死兄不葬?!?br />宋 劉克莊 《沁園春》詞:“嘆 苕溪 漁艇,幽人孤往; 雁山 馬鬣,弔客誰徑?!?br />清 顧炎武 《悼亡》詩之四:“貞姑 馬鬣在江村,送汝黃泉六歲孫?!?br />清 趙翼 《顧晴沙于惠山立詩冢》詩:“又如 幽 燕 憫忠寺,馬鬛一坎聚烈義?!?br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韻》:“阡愧 瀧岡 表,憂增馬鬣卑?!?/span>
國語辭典
馬鬣[ mǎ liè ]
⒈ ?馬頸上的長(zhǎng)毛。
⒉ ?墳地。因墳地上所封的土,形狀有如馬鬃。故稱為「馬鬣」。
引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一折》:「把馬鬣高封,立個(gè)死士碑?!?/span>
馬鬣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馬 | mǎ | 馬 | 3畫 | 基本字義 馬(馬) mǎ(ㄇㄚˇ) ⒈ ?哺乳動(dòng)物,頸上有鬃,尾生長(zhǎng)毛,四肢強(qiáng)健,善跑,供人騎或拉東西:馬匹。駿馬。馬到成功。馬首是瞻(喻跟隨別人行動(dòng))。 ⒉ ?大:馬蜂。馬勺。 ⒊ ?姓。 異體字 馬 漢英互譯 gee、horse、horseflesh、neddy、steed、equine 造字法 原為象形 English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
鬣 | liè | 髟 | 25畫 | 基本字義 鬣 liè(ㄌ一ㄝˋ) ⒈ ?馬、獅子等頸上的長(zhǎng)毛:鬣鬃。剛鬣。 ⒉ ?魚頷旁小鰭。 ⒊ ?〔鬣狗〕哺乳動(dòng)物,外形略像狗,頭比狗的頭短而圓,毛棕黃或棕褐色,有許多不規(guī)則的黑褐斑點(diǎn),多生長(zhǎng)在熱帶或亞熱帶地區(qū),吃獸類尸體腐爛的肉。 ⒋ ?掃帚的末端。 異體字 ? ? 鬛 漢英互譯 mane 造字法 形聲:從髟、鼠聲 English horse's mane; fin; human whiskers |
馬鬣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馬鬣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