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柱
- 拼音tóng zhù
- 注音ㄊㄨㄥˊ ㄓㄨˋ
- 繁體銅柱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銅柱[ tóng zhù ]
⒈ ?銅制的支撐建筑物的柱子。
⒉ ?神話傳說中的天柱。
⒊ ?銅制的作為邊界標(biāo)志的界樁。
引證解釋
⒈ ?銅制的支撐建筑物的柱子。
引《史記·孝武本紀(jì)》:“其后則又作 栢梁 、銅柱、承露僊人掌之屬矣?!?br />明 何景明 《易水行》:“手持匕首摘銅柱,事已不成空駡倨?!?br />《新民晚報(bào)》1990.8.5:“白玉般的礎(chǔ)石上聳立著粗大的銅柱?!?/span>
⒉ ?神話傳說中的天柱。
引《神異經(jīng)·中荒經(jīng)》:“崑崙之山,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span>
⒊ ?銅制的作為邊界標(biāo)志的界樁。
引《后漢書·馬援傳》“嶠南悉平” 李賢 注引 晉 顧微 《廣州記》:“援 到 交阯,立銅柱,為 漢 之極界也。”
唐 張渭 《杜侍御送貢物戲贈》詩:“銅柱朱崖道路難, 伏波 橫海舊登壇。”
清 趙翼 《陔馀叢考·馬氏銅柱有三》:“馬援 所立銅柱在 林邑國 ……此 漢 時(shí)所立銅柱在 交趾 者也; 馬總 為 安南 都護(hù),建二銅柱於 漢 故處,劖著 唐 德,兼以明 伏波 之裔,此 唐 時(shí)所立銅柱亦在 交阯 者也; 五代 史 馬希范 攻 溪州 蠻,降之,乃立銅柱為表,命學(xué)士 李皋 銘之,此 五代 時(shí)所立銅柱在 五溪 者也?!?/span>
國語辭典
銅柱[ tóng zhù ]
⒈ ?銅制的柱子。古代立銅柱以標(biāo)示國界。
引唐·張謂〈杜侍御送貢物戲贈〉詩:「銅柱朱崖道路難,伏波橫海舊登壇。」
銅柱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柱 | zhù | 木 | 9畫 | 基本字義 柱 zhù(ㄓㄨˋ) ⒈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撐作用的構(gòu)件:柱子。柱石。頂梁柱。 ⒉ ?形狀像柱子的東西,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水柱。柱臣(對國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 異體字 砫 漢英互譯 columniation、mast、pole、post 造字法 形聲:從木、主聲 English pillar, post; support; lean on |
銅 | tóng | 钅 | 11畫 | 基本字義 銅(銅) tóng(ㄊㄨㄥˊ) ⒈ ?一種金屬元素,富延展性。導(dǎo)電性和導(dǎo)熱性都很強(qiáng),它的合金是電氣、機(jī)械和國防工業(yè)的重要原料:紫銅(純銅。亦稱“紅銅”)。青銅。黃銅。銅礦。銅器。銅幣。銅臭( ch恥 )(指銅錢的臭味,用以譏諷唯利是圖的人,如“渾身銅銅”)。銅墻鐵壁(喻十分堅(jiān)固,不可摧毀的事物。亦稱“鐵壁銅墻”)。 異體字 銅 漢英互譯 copper、cuprum 造字法 形聲:從钅、同聲 English copper, brass, bronze |
銅柱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銅柱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