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紙
- 拼音juān zhǐ
- 注音ㄐㄨㄢ ㄓˇ
- 繁體蠲紙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蠲紙[ juān zhǐ ]
⒈ ?唐宋時杭州、溫州等地所造紙名。紙質(zhì)潔白瑩滑,故稱。宋趙與時《賓退錄》卷二:“臨安有鬻紙者,澤以漿粉之屬,使之瑩滑,謂之蠲紙。蠲猶潔也。《詩》:'吉蠲為饎。'《周禮》:'宮人除其不蠲。'名取諸此?!眳⒁姟邦敏菁垺?。一說吳越錢氏時,供此紙者蠲其賦役,故號“蠲紙”。見《說郛》卷二十引宋錢康公《植跋簡談》。
⒉ ?以頒發(fā)免除賦役證書名義,向民間攤派供應(yīng)的公文用紙。
引證解釋
⒈ ?唐 宋 時 杭州、溫州 等地所造紙名。紙質(zhì)潔白瑩滑,故稱。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二:“臨安 有鬻紙者,澤以漿粉之屬,使之瑩滑,謂之蠲紙。蠲猶潔也。參見“蠲糨紙”。一說 吳越 錢氏 時,供此紙者蠲其賦役,故號“蠲紙”。見《說郛》卷二十引 宋 錢康公 《植跋簡談》。
引《詩》:‘吉蠲為饎?!吨芏Y》:‘宮人除其不蠲?!≈T此?!?/span>
⒉ ?以頒發(fā)免除賦役證書名義,向民間攤派供應(yīng)的公文用紙。 《新五代史·雜傳十八·何澤》:“戶部歲給蠲符,不可勝數(shù),而課州縣出紙,號為‘蠲紙’。參見“蠲符”。
引澤 上書言其敝, 明宗 下詔悉廢戶部蠲紙?!?/span>
蠲紙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紙 | zhǐ | 纟 | 7畫 | 基本字義 紙(紙) zhǐ(ㄓˇ) ⒈ ?用植物纖維制成的薄片,作為寫畫、印刷書報、包裝等用:紙張。紙幣。紙煙。紙上談兵(喻空談理論不解決實際問題)。洛陽紙貴(稱譽別人的著作)。金迷紙醉。 ⒉ ?量詞,指書信、文件的張數(shù):一紙空文。 異體字 紙 帋 漢英互譯 bumf、paper 造字法 形聲:從纟、氏聲 English paper |
蠲 | juān | 蟲 | 23畫 | 基本字義 蠲 juān(ㄐㄨㄢ) ⒈ ?除去,免除:蠲除。蠲免。 ⒉ ?顯示,昭明:“惠公蠲其大德”。 ⒊ ?古同“涓”,清潔。 ⒋ ?古代稱一種多足蟲。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從益、蜀聲 English the millipede sometimes confounded with the grow-worm; bright, clear |
蠲紙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蠲紙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