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幟
- 拼音dān zhì
- 注音ㄉㄢ ㄓˋ
- 繁體丹幟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丹幟[ dān zhì ]
⒈ ?紅色的旗幟。
引證解釋
⒈ ?紅色的旗幟。
引《新唐書·常山王承乾傳》:“襞氈為鎧,列丹幟,勒部陣。”
《新唐書·東夷傳·高麗》:“我以絳袍丹幟數(shù)千賜而國(guó)。”
丹幟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幟 | zhì | 巾 | 8畫 | 基本字義 幟(幟) zhì(ㄓˋ) ⒈ ?旗子:旗幟。獨(dú)樹一幟(單獨(dú)打起一面旗號(hào),喻自成一家,亦稱“別樹一幟”)。 異體字 幟 旘 漢英互譯 banner、flag 造字法 形聲:從巾、只聲 English flag, pennant; sign; fasten |
丹 | dān | 丿 | 4畫 | 基本字義 丹 dān(ㄉㄢ) ⒈ ?紅色:丹砂(朱砂)。丹桂(觀賞植物,花為橘紅色)。丹心碧血(赤誠(chéng)的忠心,珍貴的熱血)。丹青。 ⒉ ?依成方制成的顆粒狀或粉末狀的中藥:丸散膏丹。 ⒊ ?姓。 異體字 ? ? 漢英互譯 red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innabar (native HgS); vermilion (artificial HgS used as pigment) |
丹幟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丹幟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