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榜
- 拼音tōng bǎng
- 注音ㄊㄨㄥ ㄅㄤ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通榜[ tōng bǎng ]
⒈ ?亦作“通牓”。
⒉ ?唐時(shí)科舉不糊名,由主試者定去取。試前,有預(yù)列知名之士,得中者往往出于其中,謂之“通榜”。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通牓”。 唐 時(shí)科舉不糊名,由主試者定去取。試前,有預(yù)列知名之士,得中者往往出于其中,謂之“通榜”。
引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通榜》:“貞元 十八年, 權(quán)德輿 主文, 陸傪 員外通榜帖, 韓文公 薦十人於 傪。”
宋 洪邁 《容齋四筆·韓文公薦士》:“唐 興科舉之柄,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之助,謂之通榜?!?br />宋 蘇軾 《議學(xué)校貢舉狀》:“唐 之通牓,故是弊法。”
通榜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通 | tōng | 辶 | 10畫 | 基本字義 通 tōng(ㄊㄨㄥ) ⒈ ?沒有阻礙,可以穿過,能夠達(dá)到:通風(fēng)。通天。通氣。通宵。通行。通過。通衢。貫通。四通八達(dá)。曲徑通幽。 ⒉ ?懂得,徹底明了:通曉。通徹。通今博古。通情達(dá)理。 ⒊ ?傳達(dá):通令。通訊。通報(bào)。通告。通知。通緝。通諜。 ⒋ ?往來交接:通敵。通商。通郵。通融。通假( jiǎ )(漢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溝通。 ⒌ ?普遍、全:通才(指知識(shí)廣博,具有多種才能的人)。通論。通體。通身。通讀。通常。通 |
榜 | bǎng bàng | 木 | 14畫 | 基本字義 榜 bǎng(ㄅㄤˇ) ⒈ ?張貼出來的文告或名單:榜帖(官府的公告)。紅榜。張榜。光榮榜。榜文。發(fā)榜。榜眼(科舉時(shí)代稱殿試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榜書(原指寫在宮闕門額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類的大型字)。 其他字義 榜 bàng(ㄅㄤˋ) ⒈ ?搖船的用具:榜人(船工)。 異體字 ? 搒 牓 漢英互譯 a list of names posted up 造字法 形聲:從木、旁聲 English placard; list of successful exam candidates |
通榜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通榜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