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舌
- 拼音tǔ shé
- 注音ㄊㄨˇ ㄕㄜ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吐舌[ tǔ shé ]
⒈ ?伸出舌頭。由內(nèi)熱而引起的一種病狀。
⒉ ?驚奇貌;驚恐貌。
⒊ ?謂發(fā)言。
引證解釋
⒈ ?伸出舌頭。由內(nèi)熱而引起的一種病狀。
引《漢書·丙吉傳》:“吉 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br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正失·葉令祠》:“縣中牛皆流汗吐舌,而人無知者?!?br />《醫(y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吐舌》:“吐長收緩名吐舌,皆是心經(jīng)有熱成,面紅煩渴溺赤澀,瀉心導(dǎo)赤服即寧。”
⒉ ?驚奇貌;驚恐貌。
引唐 韓愈 《送窮文》:“言未畢,五鬼相與張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頓腳,失笑相顧。”
明 都穆 《都公譚纂》卷上:“寧陽 乃下令:‘軍士有奪人財(cái)物者斬。’三軍皆吐舌?!?br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報(bào)應(yīng)·孽報(bào)》:“道光 元年五月,忽染時(shí)疫,兄弟叔侄以及老少婦女接踵而死者,至十八人,僅存兩歲幼孩而已。聞?wù)邽橹律唷!?br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三回:“土老兒吐舌道:‘道臺(tái)!那還不曉得是個(gè)甚么行情呢!’”
⒊ ?謂發(fā)言。
引明 李贄 《與弱侯》:“僕何如人,敢吐舌于兄之傍乎?”
國語辭典
吐舌[ tǔ shé ]
⒈ ?伸出舌頭。表示驚訝的動(dòng)作。
引《紅樓夢(mèng)·第四一回》:「劉姥姥聽了,搖頭吐舌道:『我的佛祖!倒得十來只雞來配他。怪道這個(gè)味兒。』」
吐舌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吐 | tǔ tù | 口 | 6畫 | 基本字義 吐 tǔ(ㄊㄨˇ) ⒈ ?使東西從口里出來:吐痰。吞吐。吐剛?cè)闳幔ㄍ鲁鲇驳模韵萝浀?;喻欺軟怕硬)?⒉ ?放出,露出:高粱吐穗。吐故納新。 ⒊ ?說出:吐話。一吐為快。 其他字義 吐 tù(ㄊㄨˋ) ⒈ ?內(nèi)臟里的東西從口里涌出:嘔吐。上吐下瀉。 ⒉ ?把吞沒的東西退出來:吐還不義之財(cái)。 異體字 唋 漢英互譯 give up unwillingly、say、spit、tell、vomit 相關(guān)字詞 吞、納、咽 造字法 形聲:從口、土聲 English vomit, spew out, cough up |
舌 | shé | 舌 | 6畫 | 基本字義 舌 shé(ㄕㄜˊ) ⒈ ?人或動(dòng)物嘴里辨別滋味、幫助咀嚼和發(fā)音的器官:舌頭。舌耕(a.指讀書勤奮;b.舊時(shí)學(xué)者授徒,依口說謀生,好像農(nóng)夫耕田得粟)。唇槍舌劍。 ⒉ ?語言辯論的代稱:舌戰(zhàn)(激烈議論)。 ⒊ ?像舌頭的東西:帽舌?;鹕?。 ⒋ ?鈴或釋中的錘。 ⒌ ?指箭靶兩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異體字 漢英互譯 lingua、tongu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ongue; clapper of bell; KangXi radical 135 |
吐舌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吐舌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