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正
- 拼音dì zhèng
- 注音ㄉ一ˋ ㄓㄥ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地正[ dì zhèng ]
⒈ ?我國古代歷法之一。指殷代以丑月(夏歷十二月)為正月的歷法。
引證解釋
⒈ ?我國古代歷法之一。指 殷 代以丑月(夏歷十二月)為正月的歷法。參見“三正”。
引漢 班固 《白虎通·三正》:“十二月之時,萬物始牙而白。白者陰氣,故 殷 為地正,色尚白也?!?br />《禮記·檀弓上》“殷 人尚白” 鄭玄 注“以建丑之月為正” 唐 孔穎達 疏:“殷 質(zhì)法天,而為地正?!?br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衛(wèi)靈公十三》:“其説備於 劉歆 《三統(tǒng)歷》。古時迭用此法, 夏 則改 堯 舜 所用 顓頊 之地正,而復(fù)上古之人正也?!?/span>
地正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正 | zhèng zhēng | 止 | 5畫 | 基本字義 正 zhèng(ㄓㄥˋ) ⒈ ?不偏斜,與“歪”相對:正午。正中( zhōng )。正襟危坐。 ⒉ ?合于法則的:正當( dāng )。正派。正楷。正規(guī)。正大光明。正言厲色。撥亂反正。 ⒊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確。正義。正氣。 ⒋ ?恰好:正好。正中( zhōng )下懷。 ⒌ ?表示動作在進行中:他正在開會。 ⒍ ?兩者相對,好的、強的或主要的一方,與“反”相對,與“副”相對:正面。正本。 ⒎ ?純,不雜:正色。正宗。正統(tǒng)。純正。 ⒏ ?改去偏 |
地 | dì de | 土 | 6畫 | 基本字義 地 dì(ㄉ一ˋ) ⒈ ?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 ⒉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zhì)。地殼。 ⒊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 ⒋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⒌ ?地球上的一個區(qū)域:地區(qū)。此地。 ⒍ ?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⒎ ?所在空間或區(qū)域的部位:地點。目的地。 ⒏ ?人在社會關(guān)系中所處的位置:易地以處。 ⒐ ?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lǐng)域 |
地正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地正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