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餼
- 拼音bǐng xì
- 注音ㄅ一ㄥˇ ㄒ一ˋ
- 繁體稟餼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稟餼[ bǐng xì ]
⒈ ?亦作“稟餼”。
⒉ ?指祿米。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稟餼”。指祿米。
引《北齊書·文宣帝紀(jì)》:“﹝帝﹞立 阿那瓌 子 菴羅辰 為主,置之 馬邑川,給其稟餼繒帛。”
《新唐書·沉既濟(jì)傳》:“故官若同正、試、攝九品以上者,視品給給俸,至稟餼、干力、什器、館宇悉有差?!?/span>
稟餼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餼 | xì | 饣 | 7畫 | 基本字義 餼(餼) xì(ㄒ一ˋ) ⒈ ?古代祭祀或饋贈(zèng)用的活牲畜。 ⒉ ?贈(zèng)送人的糧食或飼料。 ⒊ ?贈(zèng)送食物。 異體字 餼 ? 造字法 形聲:從饣、氣聲 English sacrficial victim; gift; grain |
稟 | bǐng | 示 | 13畫 | 基本字義 稟 bǐng(ㄅ一ㄥˇ) ⒈ ?承受,生成的:稟性。稟賦。 ⒉ ?指下對(duì)上報(bào)告:稟報(bào)。稟復(fù)?;胤A。 異體字 稟 造字法 會(huì)意 English report to, petition |
稟餼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稟餼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