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筭
- 拼音fù suàn
- 注音ㄈㄨˋ ㄙㄨㄢˋ
- 繁體負筭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負筭[ fù suàn ]
⒈ ?亦作“負算”。
⒉ ?負欠的口錢(一種人口稅)。后泛指負欠的租稅。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負算”。負欠的口錢(一種人口稅)。后泛指負欠的租稅。
引《后漢書·左雄傳》:“鄉(xiāng)部親民之吏,皆用儒生清白任從政者,寬其負筭,增其秩祿,吏職滿歲,宰府州郡乃得辟舉。”
李賢 注:“負,欠也。筭,口錢也?!?br />《金史·田琢傳》:“官司圉牧,勢家兼并,亦籍其數(shù)而授之農(nóng)民,寬其負算,省其徭役,使盡力南畝?!?/span>
負筭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筭 | suàn | 竹 | 13畫 | 基本字義 筭 suàn(ㄙㄨㄢˋ) ⒈ ?古同“算”,計算。 異體字 祘 算 English an ancient device for working with numbers; count, calculate, figure |
負 | fù | 貝 | 6畫 | 基本字義 負(負) fù(ㄈㄨˋ) ⒈ ?馱,背( bèi ):負米。負疚。負重。如釋重負。負荊請罪。 ⒉ ?擔任:擔負。負責。負累( lěi )。負罪。負荷。忍辱負重。身負重任。 ⒊ ?仗恃,依靠:負隅頑抗。自負(自以為了不起)。 ⒋ ?遭受:負傷。負屈。 ⒌ ?具有,享有:久負盛譽。 ⒍ ?欠(錢):負債。 ⒎ ?小于零的(數(shù)),與“正”相對:負數(shù)。 ⒏ ?指相對的兩方面中反的一面,與“正”相對:負電。負極。 ⒐ ?違背,背棄:負心。負約。忘 |
負筭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負筭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