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芻挽粟
- 拼音fēi chú wǎn sù
- 注音ㄈㄟ ㄔㄨˊ ㄨㄢˇ ㄙㄨˋ
- 繁體飛芻輓粟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飛芻挽粟[ fēi chú wǎn sù ]
⒈ ?同“飛芻挽粟”。
引證解釋
⒈ ?同“飛芻輓粟”。
引《陳書·宣帝紀(jì)》:“飛芻挽粟,征賦頗煩,暑雨祁寒,寧忘咨怨?!?br />謂迅速運(yùn)送糧草。 《漢書·主父偃傳》:“又使天下飛芻輓粟?!?br />顏師古 注:“運(yùn)載芻槀,令其疾至,故曰飛芻也。輓謂引車船也。”
唐 陸贄 《論兩河及淮西利害狀》:“罷 關(guān) 右賦車籍馬之?dāng)_,減 山 東飛芻輓粟之勞?!?br />清 顧炎武 《答徐甥公肅書》:“而雞肋蠶叢,尚煩戎略;飛芻輓粟,豈顧民生?!?br />亦省作“飛芻”、“飛輓”。 唐 劉禹錫 《賀復(fù)吳少誠官爵表》:“念餽餉飛輓之勤,閔戰(zhàn)爭(zhēng)暴露之苦?!?br />宋 梅堯臣 《送河?xùn)|轉(zhuǎn)運(yùn)劉察院》詩:“塞郡屯師久,飛芻始得人?!?br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四川起義清方檔案》:“而軍需疲于飛輓,人民斃于鋒鏑,我國家之元?dú)夤桃汛髶p矣。”
國語辭典
飛芻挽粟[ fēi chú wǎn sù ]
⒈ ?令人載運(yùn)芻草與糧食急速而至。也作「飛米轉(zhuǎn)芻」、「飛芻轉(zhuǎn)餉」、「飛芻挽?!埂ⅰ革w芻挽糧」。
引《漢書·卷六四上·主父偃傳》:「使天下飛芻挽粟,起于黃、腄、瑯邪負(fù)海之郡,轉(zhuǎn)輸北河,率三十鐘而致一石。」
飛芻挽粟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挽 | wǎn | 扌 | 10畫 | 基本字義 挽 wǎn(ㄨㄢˇ) ⒈ ?拉,牽引:挽弓。挽留。 ⒉ ?設(shè)法使局勢(shì)好轉(zhuǎn)或恢復(fù)原狀:挽救。力挽狂瀾。 ⒊ ?追悼死人:挽詞。挽聯(lián)。挽幛。 ⒋ ?古同“晚”,后來的。 ⒌ ?同“綰”。 異體字 輓 鋔 漢英互譯 coil up、draw、lament sb.'s death、link、pull、roll up 造字法 形聲:從扌、免聲 English pull; pull back, draw back |
粟 | sù | 米 | 12畫 | 基本字義 粟 sù(ㄙㄨˋ) ⒈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實(shí)為圓形或橢圓小粒。北方通稱“谷子”,去皮后稱“小米”:粟子。滄海一粟。 ⒉ ?古代泛稱谷類:重( zhòng )農(nóng)貴粟。 ⒊ ?姓。 異體字 栗 ? 漢英互譯 millet 造字法 會(huì)意 English unhusked millet; grain |
飛 | fēi | 飛 | 3畫 | 基本字義 飛(飛) fēi(ㄈㄟ) ⒈ ?鳥類或蟲類等用翅膀在空中往來活動(dòng):飛天(佛教壁畫或石刻中的空中飛舞的神)。飛躍。飛鳥。 ⒉ ?在空中運(yùn)動(dòng):飛雪?;鸺w向太空。 ⒊ ?形容極快:飛駛。飛黃騰達(dá)(喻人驟然得志,官位升遷快)。 ⒋ ?極,特別地:刀子飛快。 ⒌ ?無根據(jù)的、無緣無故的:流言飛語。 ⒍ ?像架在空中的形狀:飛橋。飛閣。 ⒎ ?感情的表達(dá)與傳遞:飛眼。 異體字 飛 蜚 亴 漢英互譯 fly、swiftly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fly; go quickl |
芻 | chú | 刀 | 5畫 | 基本字義 芻(芻) chú(ㄔㄨˊ) ⒈ ?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芻秣(飼養(yǎng)牛馬的草料)。反芻。 ⒉ ?割草:芻蕘(割草稱“芻”,打柴稱“蕘”。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常用作向人陳述意見的謙辭)。芻言(常用來謙稱自己的言論)。芻議(同“芻言”)。 ⒊ ?草把:芻靈(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馬)。 異體字 芻 造字法 會(huì)意 English mow, cut grass; hay, fodder |
飛芻挽粟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飛芻挽粟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