鵫雉
- 拼音zhuó zhì
- 注音ㄓㄨㄛˊ ㄓ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鵫雉(?雉)[ zhuó zhì ]
⒈ ?鳥名。即白鷴。
引證解釋
⒈ ?鳥名。即白鷴。參見“白鷴”。
引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禽二·雉》引《禽經(jīng)》:“雉,介鳥也。素質(zhì)五采備曰翬雉,青質(zhì)五采備曰鷂雉,朱黃曰鷩雉,白曰鵫雉(音罩),玄曰海雉?!?br />今本《禽經(jīng)》作“雗雉”。 《鏡花緣》第八四回:“玉芝 道:‘我用禽名:青雀、金雞、灰雞、灰鶴、魚鷹、野鴨、鵫雉?!?/span>
鵫雉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鵫 | zhuó | 鳥 | 19畫 | 基本字義 鵫 zhuó(ㄓㄨㄛˊ) ⒈ ?白鷴。 異體字 English pheasant |
雉 | zhì | 隹 | 13畫 | 基本字義 雉 zhì(ㄓˋ) ⒈ ?鳥,雄的羽毛很美,尾長;雌的淡黃褐色,尾較短。善走,不能久飛。肉可食,羽毛可做裝飾品。通稱“野雞”。 ⒉ ?古代計(jì)算城墻面積的單位,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 ⒊ ?城墻:雉堞。 異體字 兕 垁 埃 搱 鴙 鶨 漢英互譯 pheasant English pheasant; crenellated wall |
鵫雉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鵫雉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