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疑
- 拼音hú yí
- 注音ㄏㄨˊ 一ˊ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狐疑[ hú yí ]
⒈ ?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聽且渡。后用以稱遇事猶豫不決。
例尚懷狐疑?!顿Y治通鑒》
英doubt; suspicion;
⒉ ?又。
例狐疑之眾。
滿腹狐疑。
引證解釋
⒈ ?猜疑,懷疑。
引《楚辭·離騷》:“欲從 靈 氛 之吉占兮,心猶豫而狐疑?!?br />《漢書·文帝紀(jì)》:“方大臣誅諸 呂 迎朕,朕狐疑,皆止朕,唯中尉 宋昌 勸朕。”
顏師古 注:“狐之為獸,其性多疑,每渡冰河,且聽且渡。故言疑者,而稱狐疑?!?br />《三國志·吳志·魯肅傳》:“羽(關(guān)羽 )與 肅 隣界,數(shù)生狐疑,疆埸紛錯(cuò), 肅 常以歡好撫之?!?br />明 胡應(yīng)麟 《詩藪·近體中》:“后人不加考核,至今狐疑?!?br />鄒韜奮 《經(jīng)歷》五:“心里一直狐疑著,不知到底能夠拿到多少?!?/span>
⒉ ?猶豫。
引《史記·淮陰侯列傳》:“孟賁 之狐疑,不如庸夫之必至也?!?br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二:“一往便當(dāng)已,何為復(fù)狐疑!”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四:“若乃飲馬天塹,欲渡狐疑,宜用浮橋,枕席過師?!?/span>
國語辭典
狐疑[ hú yí ]
⒈ ?狐貍生性多疑,故以狐疑形容人因多疑而猶豫不決。
引《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孟賁之狐疑,不如庸夫之必至也。」
《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夫執(zhí)狐疑之心者,來讒賊之口;持不斷之意者,開群枉之門?!?/span>
近猜疑 疑惑
英語suspicious, in doubt
德語Zweifel (S)?
法語soupcon, doute, suspicion, méfiance
狐疑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疑 | yí nǐ | 疋 | 14畫 | 基本字義 疑 yí(一ˊ) ⒈ ?不信,猜度( duó ):疑惑。疑問。疑心。疑團(tuán)。疑慮。疑竇。疑點(diǎn)。疑端。猜疑。懷疑。半信半疑。 ⒉ ?不能解決的,不能斷定的:疑案。疑難。疑義。存疑。 其他字義 疑 nǐ(ㄋ一ˇ) ⒈ ?安定,止息。 ⒉ ?古同“擬”,比擬。 異體字 儗 漢英互譯 doubt、doubtful、suspect、uncertain 相關(guān)字詞 信 造字法 形聲:從予、止匕、矢聲 English doubt, question, suspect |
狐 | hú | 犭 | 8畫 | 基本字義 狐 hú(ㄏㄨˊ) ⒈ ?哺乳動(dòng)物的一屬,形狀略像狼。毛赤黃色,性狡猾多疑,遇見攻擊時(shí)肛門放出臭氣,乘機(jī)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稱“狐貍”):狐臭(腋下臭氣)。狐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狐疑(多疑)。狐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狐死首丘(傳說狐貍將死,頭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對(duì)故鄉(xiāng)的思念)。 ⒉ ?姓。 異體字 瓠 瓡 漢英互譯 fox 造字法 形聲:從犭、瓜聲 English species of fox |
狐疑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