稗秕
- 拼音bài bǐ
- 注音ㄅㄞˋ ㄅ一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稗秕[ bài bǐ ]
⒈ ?稗,稻田雜草;秕,中空或不飽滿的谷粒。比喻不良之物。
引證解釋
⒈ ?稗,稻田雜草;秕,中空或不飽滿的谷粒。比喻不良之物。
引唐 陸龜蒙 《雜諷》詩之五:“流堪灑菁英,風(fēng)足去稗秕。”
稗秕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秕 | bǐ | 禾 | 9畫 | 基本字義 秕 bǐ(ㄅ一ˇ) ⒈ ?子實不飽滿:秕子(不飽滿的子實)。秕糠(秕子和糠,喻沒有價值的東西)。 ⒉ ?壞,不良:秕政(不良的政治措施)。 ⒊ ?古同“紕”,紕謬。 異體字 粃 相關(guān)字詞 癟、飽 造字法 形聲:從禾、比聲 English empty grain or rice husk, chaff |
稗 | bài | 禾 | 13畫 | 基本字義 稗 bài(ㄅㄞˋ) ⒈ ?一年生草本植物,長在稻田里或低濕的地方,形狀像稻,是稻田的害草。果實可釀酒、做飼料。 ⒉ ?喻微小的,瑣碎的:稗官(古代的一種小官,專給帝王述說街談巷議、市井傳聞。后泛稱記載軼聞瑣事的文字為“稗稗野史”)。稗史(記載軼聞瑣事的書)。 異體字 薭 造字法 形聲:從禾、卑聲 English darnels, weeds, tares small |
稗秕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稗秕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