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朝
- 拼音wǔ cháo
- 注音ㄨˇ ㄔㄠ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午朝[ wǔ cháo ]
⒈ ?指皇帝中午登朝議事。多行于明朝。
引證解釋
⒈ ?指皇帝中午登朝議事。多行于 明 朝。
引明 黃瑜 《雙槐歲鈔·午朝奏事》:“景泰 中,午朝許大臣造膝奏事,面決可否,即施行之?!?br />明 葉盛 《水東日記·奏請(qǐng)午朝》:“聞禁中近習(xí)劃龍船,朝下即事射魚,酣笑為樂,或日昃始休。奈何,予因有午朝之請(qǐng)。”
午朝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午 | wǔ | 十 | 4畫 | 基本字義 午 wǔ(ㄨˇ) ⒈ ?地支的第七位,屬馬。 ⒉ ?用于計(jì)時(shí):午時(shí)(白天十一點(diǎn)到一點(diǎn))。午間。午飯。午睡。午休。午夜(半夜、子夜)。 ⒊ ?古同“忤”、“迕”,逆,背。 異體字 漢英互譯 midday、noon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noon; 7th terrestrial branch |
朝 | zhāo cháo | 月 | 12畫 | 基本字義 朝 zhāo(ㄓㄠ) ⒈ ?早晨:朝陽。朝暉。朝暮。朝霞。朝氣。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復(fù)無常)。 ⒉ ?日,天:今朝。明朝。 其他字義 朝 cháo(ㄔㄠˊ) ⒈ ?向著,對(duì)著:朝向。朝前。朝陽。坐北朝南。 ⒉ ?封建時(shí)代臣見君;亦指宗教徒的參拜:朝見。朝拜。朝圣。朝香。朝儀。 ⒊ ?封建時(shí)代帝王接見官吏,發(fā)號(hào)施令的地方,與“野”相對(duì):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議。朝房。 ⒋ ?稱一姓帝王世代相繼的統(tǒng) |
午朝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午朝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