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逆
- 拼音è nì
- 注音ㄜˋ ㄋ一ˋ
- 繁體惡逆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惡逆[ è nì ]
⒈ ?奸惡逆亂。
⒉ ?古代刑律十惡大罪之一。指毆打及謀殺祖父母、父母,殺死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的人。
引證解釋
⒈ ?奸惡逆亂。
引《漢書(shū)·師丹傳》:“丹 惡逆暴著,雖蒙赦令,不宜有爵邑,請(qǐng)免為庶人?!?br />《隋書(shū)·李密傳》:“不追 諸葛瞻 之忠誠(chéng),乃為 霍禹 之惡逆?!?br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shuō)·史四》:“是時(shí) 瑾(劉瑾 )之惡逆方熾,不聞 野亭 有所論列?!?/span>
⒉ ?古代刑律十惡大罪之一。指毆打及謀殺祖父母、父母,殺死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的人。參閱《唐律疏議·名例》。
引《資治通鑒·后晉高祖天福元年》:“延臣 言 彥珣 殺母,殺母惡逆不可赦。”
胡三省 注:“律有十惡,殺父母者惡逆,恩赦之所不原?!?br />宋 蘇軾 《繳進(jìn)張誠(chéng)一詞頭狀》:“使誠(chéng)有之,雖肆諸市朝,猶不為過(guò)。使誠(chéng)無(wú)之,亦當(dāng)為 誠(chéng)一 辨明。緣事係惡逆不道,非同尋常罪犯,可以不盡根究?!?/span>
國(guó)語(yǔ)辭典
惡逆[ è nì ]
⒈ ?古代刑律,毆打或謀殺父母之罪,為十惡罪之一。
惡逆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huà) | 意思解釋 |
---|---|---|---|---|
逆 | nì | 辶 | 9畫(huà) | 基本字義 逆 nì(ㄋ一ˋ) ⒈ ?方向相反,與“順”相對(duì):逆流。逆行。逆風(fēng)。逆轉(zhuǎn)( zhuǎn )(局勢(shì)惡化)。莫逆之交。 ⒉ ?抵觸,不順從:忤逆。忠言逆耳。 ⒊ ?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叛逆。逆產(chǎn)。 ⒋ ?迎接:逆旅(旅店)。 ⒌ ?預(yù)先:逆料(預(yù)料)。 異體字 屰 漢英互譯 athwart、contradictorily 相關(guān)字詞 順 造字法 形聲:外形內(nèi)聲 English disobey, rebel; rebel, traitor |
惡 | è wù ě wū | 心 | 10畫(huà) | 基本字義 惡 è(ㄜˋ) ⒈ ?不好:惡感。惡果。惡劣。惡名。丑惡。 ⒉ ?兇狠:惡霸。惡棍。險(xiǎn)惡。兇惡。 ⒊ ?犯罪的事,極壞的行為:惡貫滿盈。 其他字義 惡 wù(ㄨˋ) ⒈ ?討厭,憎恨,與“好( hào )”相對(duì):可惡。厭惡。好( hào )惡。 其他字義 惡(噁) ě(ㄜˇ) ⒈ ?〔惡心〕要嘔吐的感覺(jué);亦指對(duì)人和事的厭惡態(tài)度。 ⒉ ?(噁) 其他字義 惡 wū(ㄨ) ⒈ ?古同“烏”,疑問(wèn)詞,哪,何。 ⒉ ?文言嘆詞,表示驚訝:惡,是何言也! 異體 |
惡逆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惡逆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