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相
- 拼音fàn xiāng
- 注音ㄈㄢˋ ㄒ一ㄤ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梵相[ fàn xiāng ]
⒈ ?佛菩薩等清凈莊嚴(yán)之相。
⒉ ?泛指佛像。
引證解釋
⒈ ?佛菩薩等清凈莊嚴(yán)之相。
引《全唐詩(shī)》卷八五一載 吳越 僧《武肅王有旨石橋設(shè)齋會(huì)進(jìn)一詩(shī)》之四:“羅漢攀枝呈梵相,巖僧倚樹現(xiàn)真形?!?br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二》:“天下寺立觀音像,蓋本於 唐文宗 好嗜蛤蜊。一日,御饌中有擘不開者,帝以為異。因焚香祝之,乃開。即見菩薩形,梵相具足。”
元 吳萊 《夕泛海東尋梅岑山觀音大士洞》詩(shī)之三:“天香固遙聞,梵相俄一瞥?!?/span>
⒉ ?泛指佛像。
引元 柳貫 《三月十日觀南安趙使君所藏書畫古器物》詩(shī):“庭光古佛出梵相,滿月在水蓮生趺?!?br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精塑佛像》:“﹝ 劉元 ﹞又從 阿尼哥 國(guó)公學(xué)西天梵相,神思妙合,遂為絶藝?!?br />清 李斗 《揚(yáng)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中》:“中供大佛三座。旁列梵相,或衣云衲,倚竹杖,橫梵書貝帙;或抱膝聳肩,狀若鬼王。”
梵相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相 | xiāng xiàng | 目 | 9畫 | 基本字義 相 xiāng(ㄒ一ㄤ) ⒈ ?交互,行為動(dòng)作由雙方來:互相。相等。相同。相識(shí)。相傳( chuán )。相符。相繼。相間( jiàn )。相形見絀。相得益彰(兩者互相配合,更加顯出雙方的長(zhǎng)處)。 ⒉ ?動(dòng)作由一方來而有一定對(duì)象的:相信。相煩。相問。 ⒊ ?親自看(是否中意):相親。相中( zhòng )。 ⒋ ?姓。 其他字義 相 xiàng(ㄒ一ㄤˋ) ⒈ ?容貌,樣子:相貌。照相。兇相??蓱z相。 ⒉ ?物體的外觀:月相。金相。 ⒊ ?察看,判斷:相面。 |
梵 | fàn | 木 | 11畫 | 基本字義 梵 fàn(ㄈㄢˋ) ⒈ ?關(guān)于古代印度的:梵語(印度古代的一種語言)。梵文(印度古代的文字)。 異體字 檒 芃 造字法 形聲:從林、凡聲 English Buddhist, Sanskrit |
梵相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梵相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