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撓
- 拼音gān náo
- 注音ㄍㄢ ㄋㄠˊ
- 繁體干撓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干撓[ gàn náo ]
⒈ ?干涉擾亂。
引證解釋
⒈ ?干涉擾亂。
引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補編·柳超》:“超 以清儉自守,凡所經(jīng)州郡,不干撓廉牧以自給。”
宋 王讜 《唐語林·方正》:“每歲,有司無不為其干撓,根蔕牢固,堅不可破?!?br />宋 司馬光 《太子太保龐公墓志銘》:“祖宗以來,未有美人敢稱教旨干撓府政者。”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宰執(zhí)子弟不預科名》:“干撓主司,侮弄文法?!?/span>
干撓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撓 | náo | 扌 | 9畫 | 基本字義 撓(撓) náo(ㄋㄠˊ) ⒈ ?攪,攪動:“使水濁者,魚撓之”。 ⒉ ?擾亂,阻止:撓亂。阻撓。 ⒊ ?彎曲(喻屈服):撓曲( qū )。撓折。撓志(屈節(jié)從人)。百折不撓。 ⒋ ?搔,輕輕抓:撓癢。 異體字 撓 漢英互譯 flinch、scratch、yield 造字法 形聲:從扌、堯聲 English scratch; disturb, bother; submit |
干 | gān gàn | 干 | 3畫 | 基本字義 干(乾) gān(ㄍㄢ) ⒈ ?觸犯,冒犯,沖犯:干擾。干涉。干預(亦作“干與”)。森然干霄。 ⒉ ?追求,求取,舊指追求職位俸祿:干祿。干仕。 ⒊ ?關(guān)連,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⒋ ?盾,古代抵御刀槍的兵器:大動干戈。 ⒌ ?古代用以記年、記月、記日、記時(亦作編排次序)的十個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⒍ ?涯岸,水邊:“河之干兮”。 ⒎ ?個數(shù):若干。 ⒏ ?沒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 |
干撓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干撓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