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綬
- 拼音yìn shòu
- 注音一ㄣˋ ㄕㄡˋ
- 繁體印綬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印綬[ yìn shòu ]
⒈ ?舊時稱印信和系印的綬帶。
英silk ribbon used to fasten seals and correspondence;
引證解釋
⒈ ?印信和系印信的絲帶。古人印信上系有絲帶,佩帶在身。
引《史記·項羽本紀》:“項梁 持守頭,佩其印綬?!?br />《舊唐書·裴度傳》:“帶丞相之印綬,所以尊其名;賜諸侯之斧鉞,所以重其命?!?br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五四回:“﹝ 兗州府 ﹞連忙委了本府經(jīng)歷廳,到 嶧縣 去摘了印綬,權(quán)時代理縣事。”
⒉ ?借指官爵。
引唐 韋應(yīng)物 《餌黃精》詩:“終期脫印綬,亦與天壤存。”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三:“舊説見龜蛇集者有印綬之喜?!?/span>
國語辭典
印綬[ yìn shòu ]
⒈ ?印信和系在印信上的絲帶。
引《后漢書·卷一三·隗囂傳》:「其后公孫述數(shù)出兵漢中,遣使以大司空扶安王印綬授囂?!?br />《三國演義·第二回》:「吾繳還印綬,從此去矣?!?/span>
印綬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印 | yìn | 卩 | 5畫 | 基本字義 印 yìn(一ㄣˋ) ⒈ ?圖章,戳記:印章。印璽。印記。印把子(亦喻政權(quán))。 ⒉ ?痕跡:手印。指印。印子(a.痕跡;b.高利貸的一種,全稱“印印錢”)。 ⒊ ?用油墨、染料之類把文字或圖畫留在紙、布、器皿等材料上:印刷。排印。印制。印發(fā)( fā )。 ⒋ ?彼此符合:印證。心心相印。 ⒌ ?外界事物反映在腦中所留下的形象:印象。 ⒍ ?姓。 異體字 幣 抑 漢英互譯 marking、signet、stamp、imprint、character、impress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p |
綬 | shòu | 纟 | 11畫 | 基本字義 綬(綬) shòu(ㄕㄡˋ) ⒈ ?一種絲質(zhì)帶子,古代常用來拴在印紐上,后用來拴勛章:印綬。綬帶。 異體字 綬 造字法 形聲:從纟、受聲 English silk ribbon attached as a seal |
印綬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印綬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