蹕止
- 拼音bì zhǐ
- 注音ㄅ一ˋ ㄓˇ
- 繁體蹕止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蹕止[ bì zhǐ ]
⒈ ?謂古代帝王駐蹕時(shí),禁止行人通行以警戒。
引證解釋
⒈ ?謂古代帝王駐蹕時(shí),禁止行人通行以警戒。
引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秦 制出警入蹕,謂出軍者皆警戒,入國者皆蹕止也,故云出警入蹕也?!?/span>
蹕止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止 | zhǐ | 止 | 4畫 | 基本字義 止 zhǐ(ㄓˇ) ⒈ ?停住不動(dòng):止步。截止。 ⒉ ?攔阻,使停?。褐雇?。禁止。 ⒊ ?僅,只:止有此數(shù)。不止一回。 ⒋ ?古同“趾”,腳;腳趾頭。 異體字 址 趾 阯 漢英互譯 only、stop、till、to 相關(guān)字詞 行、起 造字法 象形:像人腳 English stop, halt, desist; detain |
蹕 | bì | 足 | 13畫 | 基本字義 蹕(蹕) bì(ㄅ一ˋ) ⒈ ?帝王出行時(shí)清道,禁止行人來往:警蹕。蹕路。 ⒉ ?泛指帝王出行的車駕:駐蹕。 異體字 蹕 驆 ? 造字法 形聲:從足、畢聲 English clear way, make room for; emp |
蹕止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蹕止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