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鄙
- 拼音sì bǐ
- 注音ㄙˋ ㄅ一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四鄙[ sì bǐ ]
⒈ ?四方邊境地區(qū)。
⒉ ?指四境邊民。
引證解釋
⒈ ?四方邊境地區(qū)。
引唐 陸贄 《貞元九年冬至大禮大赦制》:“五稼屢豐,四鄙不擾?!?br />宋 王安石 《開元行》:“由來犬羊著冠坐廟堂,安得四鄙無豺狼。”
明 劉基 《郁離子·螇螰》:“群臣輯睦,四鄙無事?!?/span>
⒉ ?指四境邊民。
引《禮記·月令》:“﹝季冬之月﹞季冬行秋令,則白露蚤降,介蟲為妖,四鄙入保?!?br />《淮南子·時則訓(xùn)》:“行冬令,則風(fēng)寒不時,鷹隼蚤摯,四鄙入保?!?br />高誘 注:“四界之民,皆入城郭保聚也。”
四鄙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四 | sì | 囗 | 5畫 | 基本字義 四 sì(ㄙˋ) ⒈ ?數(shù)名,三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肆”代):四方。四邊。四序(即“四季”)。四體(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隸、篆四種字體)。四庫(古籍經(jīng)、史、子、集四部的代稱。亦稱“四部”)。四君子(中國畫中對梅、蘭、竹、菊四種花卉題材的總稱)。 ⒉ ?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相當(dāng)于簡譜中的低音“6”。 異體字 亖 肆 漢英互譯 four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four |
鄙 | bǐ | 阝 | 13畫 | 基本字義 鄙 bǐ(ㄅ一ˇ) ⒈ ?中國周代地方組織單位之一,五百家為一鄙:鄙師(古官名,周制每縣五鄙,“鄙師”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⒉ ?郊野之處,邊遠(yuǎn)的地方:邊鄙。 ⒊ ?粗俗: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淺近)。 ⒋ ?輕蔑,看不起:鄙視。鄙夷。鄙棄。鄙薄。 ⒌ ?品質(zhì)低劣:卑鄙。 ⒍ ?謙辭,用于自稱:鄙人。鄙老。鄙見。 ⒎ ?吝嗇:鄙吝。鄙詐(貪吝詐偽)。 異體字 啚 漢英互譯 low、mean、despicable、my、despise、scorn 造字法 形聲 |
四鄙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四鄙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