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蚿
- 拼音mǎ xián
- 注音ㄇㄚˇ ㄒ一ㄢˊ
- 繁體馬蚿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馬蚿[ mǎ xián ]
⒈ ?即馬陸。
引證解釋
⒈ ?即馬陸。參見“馬陸”。
引《孔子家語·六本》:“晏子 之言,君子哉!依賢者固不困,依富者固不窮。馬蚿斬足而復行,何也?以其輔之者眾?!?br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二:“百足一名馬蚿。中斷成兩段,各行而去。”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飱飯》:“清明節(jié)前二日夜雞鳴時,炊黍熟,取釜湯遍洗井口甕邊地,則無馬蚿,百蟲不近井甕矣?!?br />清 李元 《蠕范·物食》:“雞醉馬蚿,鳩醉桑椹?!?/span>
馬蚿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蚿 | xián | 蟲 | 11畫 | 基本字義 蚿 xián(ㄒ一ㄢˊ) ⒈ ?〔馬蚿〕即“馬陸”,一種節(jié)肢動物,有很多對腿。 English millipede |
馬 | mǎ | 馬 | 3畫 | 基本字義 馬(馬) mǎ(ㄇㄚˇ) ⒈ ?哺乳動物,頸上有鬃,尾生長毛,四肢強健,善跑,供人騎或拉東西:馬匹。駿馬。馬到成功。馬首是瞻(喻跟隨別人行動)。 ⒉ ?大:馬蜂。馬勺。 ⒊ ?姓。 異體字 馬 漢英互譯 gee、horse、horseflesh、neddy、steed、equine 造字法 原為象形 English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
馬蚿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馬蚿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