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面
- 拼音là miàn
- 注音ㄌㄚˋ ㄇ一ㄢˋ
- 繁體臘麵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臘面[ là miàn ]
⒈ ?亦稱“臘八面”。
⒉ ?明時(shí)宮中于十二月初八日賜食之面。
引證解釋
⒈ ?亦稱“臘八麪”。 明 時(shí)宮中于十二月初八日賜食之面。
引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列朝一·賜百官食》:“臘月八日吃臘麪?!?br />清 俞樾 《茶香室續(xù)鈔·臘八面》:“十二月初八日,釋氏以餳果諸物煮粥,名臘八粥。 明 宮中有臘八麪。”
臘面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huà) | 意思解釋 |
---|---|---|---|---|
面 | miàn | 面 | 9畫(huà) | 基本字義 面(麵) miàn(ㄇ一ㄢˋ) ⒈ ?頭的前部,臉:臉面。顏面。面目。面面相覷。 ⒉ ?用臉對(duì)著,向著:面對(duì)。面壁(a.面對(duì)著墻;b.佛教指面對(duì)墻壁靜坐修行)。 ⒊ ?事物的外表:地面。面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面額(票面的數(shù)額)。 ⒋ ?方位,部分:前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 ⒌ ?量詞,多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鼓。 ⒍ ?會(huì)見(jiàn),直接接頭的:當(dāng)面。面議。面晤。耳提面命(“耳提”,提著耳朵叮囑;“面命”, |
臘 | là xī | 月 | 12畫(huà) | 基本字義 臘(臘) là(ㄌㄚˋ) ⒈ ?古代在農(nóng)歷十二月合祭眾神叫做臘,因此農(nóng)歷十二月叫臘月。 ⒉ ?冬天(多在臘月)腌制后風(fēng)干或熏干的肉:臘肉。臘魚(yú)。臘味。 ⒊ ?姓。 其他字義 臘 xī(ㄒ一) ⒈ ?干肉:“噬臘肉,遇毒?!?⒉ ?晾干:“燃得而臘之以為餌?!?⒊ ?皮膚皴皺。 異體字 臘 昔 造字法 形聲:從月、昔聲 English year end sacrifice; dried meat |
臘面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臘面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