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
- 拼音fú bō
- 注音ㄈㄨˊ ㄅㄛ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伏波[ fú bō ]
⒈ ?漢將軍名號(hào)。西漢路博德、東漢馬援都受封為伏波將軍。見(jiàn)《漢書(shū)·武帝紀(jì)》、《后漢書(shū)·馬援傳》。
⒉ ?謂平息變亂。
引證解釋
⒈ ?漢 將軍名號(hào)。 西漢 路博德、東漢 馬援 都受封為伏波將軍。見(jiàn)《漢書(shū)·武帝紀(jì)》、《后漢書(shū)·馬援傳》。
引南朝 宋 鮑照 《代苦熱行》:“戈船 榮既薄, 伏波 賞亦微?!?br />唐 劉長(zhǎng)卿 《送張司直赴嶺南謁張尚書(shū)》詩(shī):“盛府依 橫海,荒祠拜 伏波?!?br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橫海、伏波,戈船、下瀨?!?/span>
⒉ ?謂平息變亂。
引王闿運(yùn) 《丁文誠(chéng)誄》:“抗急疏而請(qǐng)使,舉偏師以伏波?!?/span>
國(guó)語(yǔ)辭典
伏波[ fú bō ]
⒈ ?漢代伏波將軍馬援。
引宋·黃庭堅(jiān)〈病起荊江亭即事〉詩(shī):「翰墨場(chǎng)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維摩?!?/span>
伏波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huà) | 意思解釋 |
---|---|---|---|---|
伏 | fú | 亻 | 6畫(huà) | 基本字義 伏 fú(ㄈㄨˊ) ⒈ ?趴,臉向下,體前屈:伏臥。伏案讀書(shū)。 ⒉ ?低下去:此起彼伏。 ⒊ ?屈服,承認(rèn)錯(cuò)誤或受到懲罰:伏法。伏輸。伏辯(伏罪的供狀,亦作“伏辨”)。 ⒋ ?使屈服:降伏。降龍伏虎。 ⒌ ?隱藏:伏兵。埋伏。 ⒍ ?農(nóng)歷劃分夏季最炎熱的三個(gè)階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⒎ ?姓。 異體字 漢英互譯 bend over、hot seasons、subide、pronate 相關(guān)字詞 起 造字法 會(huì)意:從亻、從犬 English crouch, crawl, lie hidden, conceal |
波 | bō | 氵 | 8畫(huà) | 基本字義 波 bō(ㄅㄛ) ⒈ ?水面振蕩起伏的運(yùn)動(dòng):波浪。波濤。波瀾。波光。波紋。波蕩。推波助瀾。波及(影響到,牽涉到)。 ⒉ ?物理學(xué)上指振動(dòng)在物質(zhì)中的傳播能量遞進(jìn)的一種形式:電波。光波。超聲波。波長(zhǎng)。波段。波速。波譜。 異體字 溊 漢英互譯 wave 造字法 形聲:從氵、皮聲 English waves, breakers; undulations |
伏波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伏波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