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滯
- 拼音yí zhì
- 注音一ˊ ㄓˋ
- 繁體疑滯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疑滯[ yí zhì ]
⒈ ?遲疑不決;猶豫不定。
⒉ ?指疑難之處。
引證解釋
⒈ ?遲疑不決;猶豫不定。
引三國 魏 曹操 《與荀彧書追傷郭嘉》:“又以其通達(dá),見世事無所疑滯,欲以后事屬之?!?br />宋 陸游 《朝議大夫張公墓志銘》:“臨事前見逆決,若燭照龜卜,無秋毫疑滯?!?/span>
⒉ ?指疑難之處。
引《后漢書·儒林傳下·謝該》:“河?xùn)| 人 樂詳 條《左氏》疑滯數(shù)十事以問, 該 皆為通解之?!?br />《宋書·隱逸傳·關(guān)康之》:“又為《毛詩義》,經(jīng)籍疑滯,多所論釋?!?br />唐 劉禹錫 《相國韋公集序》:“上富有春秋,未親庶政,有疑滯,視公如蓍龜。”
章炳麟 《文學(xué)總略》:“心有疑滯,覩辨析之論,則悅懌隨之矣?!?/span>
⒊ ?停滯;停止。
引《楚辭·九章·涉江》:“船容與而不進(jìn)兮,淹回水而疑滯。”
洪興祖 補(bǔ)注:“江淹 賦云:‘舟凝滯於水濱?!?杜子美 詩云:‘舊客舟凝滯?!杂么苏Z?!?/span>
國語辭典
疑滯[ yí zhì ]
⒈ ?因懷疑而停頓不前。
引明·凌蒙初《紅拂記·第一出》:「俺和你不須,不須疑滯。把衣裝打疊,打疊多齊。」
⒉ ?不明白,無法解決。
引《魏書·卷八二·李琰之傳》:「安豐王延明,博聞多識,每有疑滯,恒就琰之辨析,自以為不及也?!?/span>
疑滯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滯 | zhì | 氵 | 12畫 | 基本字義 滯(滯) zhì(ㄓˋ) ⒈ ?凝積,不流通,不靈活:停滯。滯留。滯銷。滯空。呆滯。滯產(chǎn)(產(chǎn)婦臨產(chǎn)后總產(chǎn)程超過30小時(shí)者)。滯針。滯下(痢疾的古稱)。 ⒉ ?遺落:“此有滯穗”。 異體字 滯 洔 漢英互譯 sluggish、stagnant 相關(guān)字詞 暢 造字法 形聲:左形右聲 English block up, obstruct; stagnant |
疑 | yí nǐ | 疋 | 14畫 | 基本字義 疑 yí(一ˊ) ⒈ ?不信,猜度( duó ):疑惑。疑問。疑心。疑團(tuán)。疑慮。疑竇。疑點(diǎn)。疑端。猜疑。懷疑。半信半疑。 ⒉ ?不能解決的,不能斷定的:疑案。疑難。疑義。存疑。 其他字義 疑 nǐ(ㄋ一ˇ) ⒈ ?安定,止息。 ⒉ ?古同“擬”,比擬。 異體字 儗 漢英互譯 doubt、doubtful、suspect、uncertain 相關(guān)字詞 信 造字法 形聲:從予、止匕、矢聲 English doubt, question, suspect |
疑滯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疑滯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