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瀾
- 拼音ān lán
- 注音ㄢ ㄌㄢˊ
- 繁體安瀾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安瀾[ ān lán ]
⒈ ?水波平靜。比喻太平。謂使河流安穩(wěn)不泛濫。
引證解釋
⒈ ?水波平靜。比喻太平。
引《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天下安瀾,比屋可封。”
李善 注:“瀾,水波也,安瀾,以喻太平。”
明 無名氏 《運(yùn)甓記·帥閫賓賢》:“用之將帥,必能扶弱鼎于安瀾;委以一方,定可起疲民于袵席?!?br />清 梁清標(biāo) 《送張伯珩同年按蜀》詩:“按部諸侯爭負(fù)弩,洗兵 三峽 見安瀾?!?br />福州評(píng)話《老漁翁殲敵記》:“紅旗飄飄河山壯麗,漁鄉(xiāng)繁盛海國安瀾?!?/span>
⒉ ?謂使河流安穩(wěn)不泛濫。
引清 馮桂芬 《致李伯相書》:“將來恐不能不出於河自河,漕自漕,河專主安瀾,漕專主海運(yùn)而后定?!?br />《清史稿·河渠志一》:“前筑土壩,保固隄根,頻歲安瀾,已著成效。”
國語辭典
安瀾[ ān lán ]
⒈ ?水波平靜。比喻天下太平。
引《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天下安瀾,比屋可封?!?/span>
⒉ ?清朝河工主管人員在秋汛后,奏報(bào)黃河未決口,稱為「安瀾」。
引《清史稿·卷一二六· 河渠志一》:「前筑土壩,保固隄根,頻歲安瀾,已著成效?!?/span>
安瀾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瀾 | lán | 氵 | 15畫 | 基本字義 瀾(瀾) lán(ㄌㄢˊ) ⒈ ?大波浪:波瀾。 異體字 瀾 漢英互譯 billows 造字法 形聲:從氵、闌聲 English overflowing; waves, ripples |
安 | ān | 宀 | 6畫 | 基本字義 安 ān(ㄢ) ⒈ ?平靜,穩(wěn)定:安定。安心。安寧。安穩(wěn)。安閑。安身立命。安邦定國。 ⒉ ?使平靜,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撫。 ⒊ ?對(duì)生活工作等感覺滿足合適: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順利情況或反?,F(xiàn)象像平常一樣對(duì)待,毫不在意)。 ⒋ ?沒有危險(xiǎn),不受威協(xié):平安。轉(zhuǎn)危為安。 ⒌ ?裝設(shè):安置。安家立業(yè)。 ⒍ ?存著,懷著(某種念頭,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 ⒎ ?疑問詞,哪里:安能如此? ⒏ ?姓。 異體字 |
安瀾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安瀾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