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胡
- 拼音yē hú
- 注音一ㄝ ㄏㄨ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椰胡[ yē hú ]
⒈ ?拉弦樂器。胡琴的一種,琴筒用半邊椰子殼制成,面板為桐木。二弦,按五度或四度關(guān)系定弦。發(fā)音較二胡低沉渾厚。常用于合奏。
引證解釋
⒈ ?拉弦樂器。胡琴的一種,琴筒用半邊椰子殼制成,面板為桐木。二弦,按五度或四度關(guān)系定弦。發(fā)音較二胡低沉渾厚。常用于合奏。
國語辭典
椰胡[ yé hú ]
⒈ ?一種胡琴。因其共鳴筒是以椰子殼做成而得名。琴面呈桃圓形,蒙梧桐薄板,音域偏高。
椰胡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椰 | yē | 木 | 12畫 | 基本字義 椰 yē(一ㄝ) ⒈ ?〔椰子〕①常綠喬木,產(chǎn)于熱帶,樹干很高,核果橢圓形,果肉白色多汁,可食,亦可榨油。果殼可做各種器皿,葉可蓋屋、編席、制扇等;②這種植物的果實,簡稱“椰”,如“椰油”,“椰杯”,“椰雕”,“椰蓉”,“椰胡”(用半個椰殼制成的胡琴)。 異體字 ? ? 枒 漢英互譯 coco、coconut 造字法 形聲:從木、耶聲 English palm tree, coconut palm |
胡 | hú | 月 | 9畫 | 基本字義 胡(鬍) hú(ㄏㄨˊ) ⒈ ?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遠、隔絕)。 ⒉ ?泛指外國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黃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 ⒊ ?亂,無道理:胡來。胡鬧。胡吹。胡言亂語。 ⒋ ?文言疑問詞,為什么,何故:胡不歸?“胡取禾三百廛兮?” ⒌ ?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胡須。 ⒍ ?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狼跋 |
椰胡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椰胡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