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子
- 拼音gāng zǐ
- 注音ㄍㄤ ㄗˇ
- 繁體剛子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剛子[ gāng zǐ ]
⒈ ?兩頭尖而較小的一種巴豆。
⒉ ?方言。猶剛剛,剛才。
引證解釋
⒈ ?兩頭尖而較小的一種巴豆。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巴豆》﹝釋名﹞:“巴菽、剛子。
引雷斅 《炮炙論》又分緊小色黃者為巴,有三棱色黑者為豆,小而兩頭尖者為剛子。云巴與豆可用,剛子不可用(殺人)。其説殊乖……用之得宜,皆有功力?!?/span>
⒉ ?方言。猶剛剛,剛才。
引《醒世姻緣傳》第三三回:“剛子昨日上了學,今日就妝病?!?/span>
國語辭典
剛子[ gāng zi ]
⒈ ?方才、剛剛。
引《醒世姻緣傳·第五五回》:「我家有來,剛子趕狄爺?shù)桨朐虑斑?,叫我打發(fā)了。」
剛子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子 | zǐ | 子 | 3畫 | 基本字義 子 zǐ(ㄗˇ) ⒈ ?古代指兒女,現(xiàn)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 ⒉ ?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 ⒊ ?動物的卵:魚子。蠶子。 ⒋ ?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 ⒌ ?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 dàn )。棋子兒。 ⒍ ?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 ⒎ ?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 ⒏ ?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
剛 | gāng | 刂 | 6畫 | 基本字義 剛(剛) gāng(ㄍㄤ) ⒈ ?硬,堅強,與“柔”相對:剛強。剛直。剛烈。剛勁(姿態(tài)、風格等挺拔有力)。剛健。剛毅。剛決。剛正不阿( ē )。剛愎自用。 ⒉ ?恰好,恰巧:剛剛(a.恰好;b.才)。剛好。 ⒊ ?才:剛才。剛來就走。 ⒋ ?姓。 異體字 剛 ? 漢英互譯 exactly、immediately、just、strong、firm、freshness 相關(guān)字詞 剛剛、剛才、柔 造字法 形聲:從刂、岡聲 English hard, tough, rigid, strong |
剛子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剛子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