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臘
- 拼音fǎ là
- 注音ㄈㄚˇ ㄌㄚˋ
- 繁體法臘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法臘[ fǎ là ]
⒈ ?佛教語。比丘自出家始,每年夏季三月(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安居坐禪,稱為夏臘。后因以“法臘”稱比丘受戒的年數(shù)。
引證解釋
⒈ ?佛教語。比丘自出家始,每年夏季三月(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安居坐禪,稱為夏臘。后因以“法臘”稱比丘受戒的年數(shù)。參見“法歲”。
引宋 贊寧 等《宋高僧傳·興福傳三·后晉東京相國寺遵誨》:“﹝ 遵誨 ﹞享壽七十一,法臘五十一。”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十:“﹝ 義浄 ﹞ 先天 二年卒,春秋七十九,法臘五十九?!?/span>
法臘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臘 | là xī | 月 | 12畫 | 基本字義 臘(臘) là(ㄌㄚˋ) ⒈ ?古代在農(nóng)歷十二月合祭眾神叫做臘,因此農(nóng)歷十二月叫臘月。 ⒉ ?冬天(多在臘月)腌制后風(fēng)干或熏干的肉:臘肉。臘魚。臘味。 ⒊ ?姓。 其他字義 臘 xī(ㄒ一) ⒈ ?干肉:“噬臘肉,遇毒?!?⒉ ?晾干:“燃得而臘之以為餌?!?⒊ ?皮膚皴皺。 異體字 臘 昔 造字法 形聲:從月、昔聲 English year end sacrifice; dried meat |
法 | fǎ | 氵 | 8畫 | 基本字義 法 fǎ(ㄈㄚˇ) ⒈ ?體現(xiàn)統(tǒng)治階段的意志,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則:法辦。法典。法官。法規(guī)。法律。法令。法定。法場。法理。法紀(jì)。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對稱。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參與民事活動,享有民事權(quán)利和承擔(dān)法律義務(wù)的社會組織)。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憲法(國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遙法外。 ⒉ ?處理事物的手段:辦法。設(shè)法。手法。寫法。 ⒊ ?仿效:效法。 |
法臘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法臘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