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戒
- 拼音nán jiè
- 注音ㄋㄢˊ ㄐ一ㄝ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南戒[ nán jiè ]
⒈ ?古指南方阻隔少數(shù)民族的山河界限。戒,界。相當(dāng)于今四川、陜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一線。
引證解釋
⒈ ?古指南方阻隔少數(shù)民族的山河界限。戒,界。相當(dāng)于今 四川、陜 南、 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 一線。
引《新唐書·天文志一》:“一行 以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兩戒。北戒……是謂北紀(jì),所以限戎狄也。南戒,自 岷山、嶓冢,負(fù)地絡(luò)之陽(yáng),東及 太華,連 商山、熊耳、外方、桐柏,自 上洛 南逾 江、漢,攜 武當(dāng)、荊山,至于 衡陽(yáng),乃東循 嶺 徼,達(dá) 東甌、閩中,是謂南紀(jì),所以限蠻夷也。故《星傳》謂北戒為‘胡門’,南戒為‘越門’。”
清 錢謙益 《新阡八景詩(shī)·拂水回龍》:“虞山 南戒一枝來,騰踴龍身萬(wàn)里迴。”
清 趙翼 《偕王仲瞿蔣于野游洞庭東西兩山》詩(shī):“足跡半天下,南戒徧登眺?!?/span>
南戒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南 | nán nā | 十 | 9畫 | 基本字義 南 nán(ㄋㄢˊ) ⒈ ?方向,早晨面對(duì)太陽(yáng),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duì):南北。南方。南面。南國(guó)(指中國(guó)南部)。南陲(南部邊疆)。南極。南半球。 ⒉ ?姓。 其他字義 南 nā(ㄋㄚ) ⒈ ?〔南無(mó)〕佛教用語(yǔ),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對(duì)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薩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彌陀佛”、“南南觀世音菩薩”。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outh 相關(guān)字詞 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
戒 | jiè | 戈 | 7畫 | 基本字義 戒 jiè(ㄐ一ㄝˋ) ⒈ ?防備:戒心。戒備。戒嚴(yán)。戒驕戒躁。 ⒉ ?革除不良嗜好:戒除。戒煙。 ⒊ ?佛教律條,泛指禁止做的事:戒刀。戒尺。齋戒。 ⒋ ?準(zhǔn)備:戒途。戒裝。 ⒌ ?古同“界”,界限。 異體字 誡 漢英互譯 abstain from 造字法 會(huì)意:從戈、從廾 English warn, caution, admonish |
南戒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南戒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