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旗
- 拼音luán qí
- 注音ㄌㄨㄢˊ ㄑ一ˊ
- 繁體鸞旗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鸞旗[ luán qí ]
⒈ ?見“鸞旗”。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鸞旂”。天子儀仗中的旗子。上繡鸞鳥,故稱。
引《漢書·賈捐之傳》:“鸞旗在前,屬車在后。”
顏師古 注:“鸞旗,編以羽毛,列繫橦旁,載於車上,大駕出,則陳於道而先行?!?br />南唐 馮延巳 《壽山曲》詞:“鴛瓦數(shù)行曉日,鸞旂百尺春風(fēng)。侍臣舞蹈重拜,圣壽南山永同?!?br />亦泛指一般儀仗的旗子。 清 李慈銘 《蓬萊驛》:“看他雀屏深,鸞旗護(hù),帳中居,蟬冕貂褕。”
鸞旗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旗 | qí | 方 | 14畫 | 基本字義 旗 qí(ㄑ一ˊ) ⒈ ?用布、紙、綢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標(biāo)識,多是長方形或方形:旗子。旗幟。旗號。旗艦。旗手。 ⒉ ?中國清代滿族的軍隊編制和戶口編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漢軍八旗),特指屬于滿族的:旗人(滿族人)。旗籍。旗袍。 ⒊ ?中國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行政區(qū)劃,相當(dāng)于縣。 異體字 ? 漢英互譯 flag、banner、standard 造字法 形聲:從方、其聲 English banner, flag, streamer |
鸞 | luán | 鳥 | 11畫 | 基本字義 鸞(鸞) luán(ㄌㄨㄢˊ) ⒈ ?傳說鳳凰一類的鳥:鸞鳳。鸞飄鳳泊(喻夫妻離散或才士失意)。鸞翔鳳翥(形容書法筆勢飛動)。鸞翔鳳集(喻人才會聚)。 ⒉ ?古同“鑾”。 異體字 鸞 鵉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fabulous bird |
鸞旗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鸞旗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