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蒲
- 拼音chū pú
- 注音ㄔㄨ ㄆㄨˊ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樗蒲[ chū pú ]
⒈ ?古代的一種游戲,似擲骰子。后也為賭博的通稱。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樗蒱”。古代一種博戲,后世亦以指賭博。
引漢 馬融 《樗蒲賦》:“昔 玄通先生 游于京都,道德既備,好此樗蒲。”
晉 葛洪 《抱樸子·百里》:“或有圍棊樗蒱而廢政務(wù)者矣,或有田獵游飲而忘庶事者矣?!?br />唐 岑參 《送費(fèi)子歸武昌》詩(shī):“知君開(kāi)館常愛(ài)客,樗蒱百金每一擲。”
元 湯式 《一枝花·贈(zèng)錢塘鑷者》曲:“從今后畢罷了半窗夜月樗蒲戲,洗渲了兩袖春風(fēng)蹴踘泥?!?br />李光 《友人劉競(jìng)生續(xù)學(xué)保定詩(shī)以送之》:“縞紵慣交屠狗客,樗蒲忍逐牧豬奴?!?/span>
國(guó)語(yǔ)辭典
樗蒲[ shū pú ]
⒈ ?一種古代賭博的游戲。投擲有顏色的五顆木子,以顏色決勝負(fù),類似今日的擲骰子。也作「摴蒱」。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卻又極好樗蒲,搭著一班兒伙伴多是高手的賭賊?!?br />《聊齋志異·卷一一·書癡》:「因使治棋枰、樗蒲之具,日與遨戲?!?/span>
樗蒲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蒲 | pú | 艸 | 13畫 | 基本字義 蒲 pú(ㄆㄨ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兩米。根莖長(zhǎng)在泥里,可食。葉長(zhǎng)而尖,可編席、制扇,夏天開(kāi)黃色花(亦稱“香蒲”):蒲黃(蒲的花粉)。蒲棒。蒲草。蒲絨。蒲扇。 ⒉ ?指“菖蒲”:蒲節(jié)。蒲月(指農(nóng)歷五月)。 ⒊ ?庵,用草蓋的圓形屋。 ⒋ ?古同“匍”,匍伏。 ⒌ ?姓。 造字法 形聲:從艸、浦聲 English type of rush; vine |
樗 | chū | 木 | 15畫 | 基本字義 樗 chū(ㄔㄨ) ⒈ ?〔樗樹(shù)〕即“臭椿”。 ⒉ ?〔樗蠶〕一種蠶,幼蟲綠色,有白色黏粉,成蟲灰白色,幼蟲吃樗葉、蓖麻葉等。亦稱“椿蠶”。 ⒊ ?〔樗蒲〕古代一種賭博游戲,像后代的擲骰子,后亦作為賭博的通稱。 ⒋ ?〔樗櫟〕喻無(wú)用之材,亦作自謙之辭。亦稱“樗材”。 異體字 櫖 造字法 形聲:從木、雩聲 English Ailanthus glandulosa or A. altissima, a kind of tree useless as timber |
樗蒲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樗蒲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