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綱
- 拼音bù gāng
- 注音ㄅㄨˋ ㄍㄤ
- 繁體不綱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不綱[ bù gāng ]
⒈ ?《論語·述而》:“子釣而不綱?!本V是網上端總繩,引申指大網。謂孔子不用大網橫斷流水以取魚。后以“不綱”謂朝廷失去綱紀,政治混亂。
引證解釋
⒈ ?綱是網上端總繩,引申指大網。謂 孔子 不用大網橫斷流水以取魚。后以“不綱”謂朝廷失去綱紀,政治混亂。
引《論語·述而》:“子釣而不綱?!?br />《漢書·敘傳下》:“秦 人不綱,罔漏于 楚?!?br />《新唐書·溫大雅傳》:“﹝ 大雅 ﹞入 隋 為 泗州 司馬,見朝政不綱,謝病歸?!?br />《明史·太祖紀一》:“當是時, 元 政不綱,盜賊四起。”
嚴復 《原強》:“魏、晉 不綱,有五胡之亂華, 大河 以北淪於旃裘膻酪者蓋數百年?!?/span>
不綱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綱 | gāng | 纟 | 7畫 | 基本字義 綱(綱) gāng(ㄍㄤ) ⒈ ?提網的總繩。 ⒉ ?事物的關鍵部分:大綱。綱領。綱目。綱要(a.提綱;b.概要)。 ⒊ ?中國從唐代起轉運大批貨物所行的辦法:一綱(把貨物分批運行,每批車輛船只的計數編號)?;ㄊV。生辰綱。 ⒋ ?生物學分類的一種類別(生物學把同一門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親緣關系再分成若干群,每一群為“一綱”,“綱”以下再分為“目”)。 ⒌ ?統治者認為維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為規(guī)范:綱紀。綱常 |
不 | bù fǒu | 一 | 4畫 | 基本字義 不 bù(ㄅㄨˋ) ⒈ ?副詞。 ⒉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無術。不速之客。 ⒊ ?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⒋ ?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在身體好不? 其他字義 不 fǒu(ㄈㄡˇ) ⒈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異體字 否 柎 漢英互譯 no、not 相關字詞 沒有 造字法 象形 |
不綱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不綱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