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磔
- 拼音pī zhé
- 注音ㄆ一 ㄓㄜ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披磔[ pī zhé ]
⒈ ?開割。
引證解釋
⒈ ?開割。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疈辜祭四方百物” 漢 鄭玄 注:“疈為罷。
引鄭司農(nóng) 云……罷辜,披磔牲以祭,若今時磔狗祭以止風(fēng)?!?/span>
披磔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磔 | zhé | 石 | 15畫 | 基本字義 磔 zhé(ㄓㄜˊ) ⒈ ?古代分裂牲體以祭神。 ⒉ ?古代一種酷刑,把肢體分裂:磔刑。 ⒊ ?漢字筆形之一,即“捺( nà )”。 異體字 矺 厇 造字法 形聲:從石、桀聲 English to dismember, tear apart; downward stroke slanting right |
披 | pī | 扌 | 8畫 | 基本字義 披 pī(ㄆ一) ⒈ ?覆蓋在肩背上:披星戴月。 ⒉ ?穿戴:披掛。披甲。 ⒊ ?打開,散開:披襟。披閱。披露(發(fā)表,公布,表露)。所向披靡。 ⒋ ?劈開,裂開:竹竿披了。 異體字 翍 ? 漢英互譯 wrap around 造字法 形聲:從扌、皮聲 English wear; split; crack |
披磔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披磔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