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言
- 拼音bì yán
- 注音ㄅ一ˋ 一ㄢ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辟言[ bì yán ]
⒈ ?合乎法度的言論。
⒉ ?邪僻的言論;謬論。
引證解釋
⒈ ?合乎法度的言論。
引《詩·小雅·雨無正》:“如何昊天,辟言不信?!?br />毛 傳:“辟,法也?!?br />鄭玄 箋:“如何乎昊天,痛而愬之也,為陳法度之言,不信之也?!?br />《韓非子·飾令》:“廷雖有辟言,不得以相干也,是謂以數(shù)治?!?br />陳奇猷 集釋:“辟言,謂合法之言。”
⒉ ?邪僻的言論;謬論。
引《荀子·正名》:“凡邪説辟言之離正道而擅作者,無不類于三惑者矣?!?/span>
⒊ ?謂他人惡言相加或口出不遜則走避之。
引《論語·憲問》:“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br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有惡言乃去?!?br />劉寶楠 正義:“惡言,謂不善之言,或言有失禮也?!?/span>
國語辭典
辟言[ bì yán ]
⒈ ?邪辟的語言。
引《荀子·正名》:「凡邪說辟言之離正道而擅作者,無不類于三惑者矣?!?br />《韓非子·飭令》:「廷雖有辟言,不得以相干也?!?/span>
⒉ ?回避惡言。
引《論語·憲問》:「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span>
辟言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言 | yán | 言 | 7畫 | 基本字義 言 yán(一ㄢˊ) ⒈ ?講,說:言說。言喻。言道。言歡。言情。言必有中( zhòng )(一說就說到點子上)。 ⒉ ?說的話:言論。言辭(亦作“言詞”)。語言。言語。言簡意賅。 ⒊ ?漢語的字:五言詩。七言絕句。洋洋萬言。 ⒋ ?語助詞,無義:言歸于好。“言告師氏,言告言歸”。 ⒌ ?姓。 異體字 ? 訁 讠 漢英互譯 character、say、speech、talk、word 相關(guān)字詞 行 造字法 指事:表示言從舌出 English words, speech; speak, say |
辟 | bì pì | 辛 | 13畫 | 基本字義 辟 bì(ㄅ一ˋ) ⒈ ?君主:復(fù)辟。 ⒉ ?指君主招來,授予官職:辟召。辟引。辟書。辟除(征召推舉授官)。辟舉。 ⒊ ?古同“避”,躲,設(shè)法躲開。 ⒋ ?古同“睥”,睥睨。 其他字義 辟(闢) pì(ㄆ一ˋ) ⒈ ?開發(fā)建設(shè):開辟。 ⒉ ?駁斥,排除:辟邪。辟謠。辟蠹。 ⒊ ?透徹:精辟。透辟。鞭辟入里。 ⒋ ?法,刑:大辟(古代指死刑)。 異體字 嬖 避 闢 漢英互譯 break、keep away 造字法 會意:從尸、從辛、從口 English law, rule; open up, d |
辟言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辟言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