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隸
- 拼音qín lì
- 注音ㄑ一ㄣˊ ㄌ一ˋ
- 繁體秦隸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秦隸[ qín lì ]
⒈ ?秦代隸書。又稱佐書。秦始皇時(shí)下杜人程邈作。對(duì)今隸而言,故又稱古隸。
引證解釋
⒈ ?秦 代隸書。又稱佐書。 秦始皇 時(shí) 下杜 人 程邈 作。對(duì)今隸而言,故又稱古隸。
引《北史·江式傳》:“時(shí)有六書……四曰佐書, 秦 隸書也?!?br />宋 晁沖之 《和十二兄》:“簡疎 秦 隸奇,譎怪 夏 篆丑?!?/span>
國語辭典
秦隸[ qín lì ]
⒈ ?秦代的隸書。
引漢·許慎〈說文解字序〉:「三曰篆書,即小篆,秦始皇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左書,即秦隸書?!?br />宋·晁沖之〈和十二兄〉五首之四:「簡疏秦隸奇,譎怪夏篆丑?!?/span>
秦隸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秦 | qín | 禾 | 10畫 | 基本字義 秦 qín(ㄑ一ㄣˊ) ⒈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陜西省和甘肅省一帶:朝( zhāo )秦暮楚。秦晉之好。秦樓楚館(舊時(shí)指妓院)。 ⒉ ?中國朝代名:秦代。秦鏡高懸(喻法官判案的公正嚴(yán)明。亦稱“明鏡高懸”)。 ⒊ ?中國陜西省的別稱。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h'in 造字法 會(huì)意:從禾、從春 English feudal state of Qin; the Qin dynasty (from which the name 'China' comes) |
隸 | lì | 隸 | 8畫 | 基本字義 隸(隸) lì(ㄌ一ˋ) ⒈ ?附屬,屬于:隸屬。配隸(從屬)。直隸中央。 ⒉ ?封建時(shí)代的衙役:隸卒。皂隸。徒隸。 ⒊ ?舊時(shí)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奴隸。隸仆。 ⒋ ?隸書,漢字的一種書體,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隸書。隸字。漢隸。 異體字 肄 逮 隸 隷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subservient; servant; KangXi radical 171 |
秦隸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秦隸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