藞苴
- 拼音lǎ jū
- 注音ㄌㄚˇ ㄐㄨ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藞苴[ lǎ jū ]
⒈ ?亦作“藞苴”。
⒉ ?猶邋遢。不整潔;不利落;不端莊。
⒊ ?猶闌珊。
引證解釋
⒈ ?猶邋遢。不整潔;不利落;不端莊。
引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面目皺瘦,行步藞苴?!?/span>
⒉ ?猶闌珊。
引清 曹寅 《題柳村墨杏花》詩(shī):“勾吳 春色自藞苴,多少清霜點(diǎn)鬢華?!?/span>
藞苴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藞 | lǎ | 艸 | 18畫 | 基本字義 藞 lǎ(ㄌㄚˇ) ⒈ ?〔藞?〕a.不中貌;b.粗率,不檢點(diǎn)。 統(tǒng)一碼 藞字UNICODE編碼U+85DE,10進(jìn)制: 34270,UTF-32: 000085DE,UTF-8: E8 97 9E。 藞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苴 | jū chá | 艸 | 8畫 | 基本字義 苴 jū(ㄐㄨ) ⒈ ?大麻的雌株,開花后能結(jié)果實(shí)。 ⒉ ?鞋里墊的草。 其他字義 苴 chá(ㄔㄚˊ) ⒈ ?浮草,枯草:“如彼棲苴”。 異體字 菹 English sackcloth; female hemp plant |
藞苴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藞苴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