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長
- 拼音shān zhǎng
- 注音ㄕㄢ ㄓㄤˇ
- 繁體山長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山長[ shān cháng ]
⒈ ?唐、五代時對山居講學者的敬稱。如唐代刺史孫丘于閬州·古·臺山置學舍,延尹恭初為山長;五代·蔣維東隱居衡岳,受業(yè)者稱蔣為山長。事見宋·馬永易《實賓錄》卷十一。隱者之稱。
引證解釋
⒈ ?唐、五代 時對山居講學者的敬稱。如 唐 代刺史 孫丘 于 閬州 古 臺山 置學舍,延 尹恭初 為山長; 五代 蔣維東 隱居 衡岳,受業(yè)者稱 蔣 為山長。事見 宋 馬永易 《實賓錄》卷十一。 宋 元 時為官立書院置山長,講學兼領(lǐng)院務(wù); 明 清 時改由地方聘請。 清 末改書院為學堂,山長之制乃廢。
引宋 范成大 《代兒童立春門貼詩》之三:“盛族推山長,修齡號櫟翁?!?br />元 吳養(yǎng)浩 《象山山長岳仲遠美任》詩:“雅有 岳山長,三年今在茲?!?br />《文明小史》第二二回:“﹝總辦﹞本是郎中放的知府,因為辦軍裝的事罣誤了,制臺為他學問好,請他做個書院的山長,后來改了學堂,便充總辦之職?!?/span>
⒉ ?隱者之稱。
引《宋史·雷簡夫傳》:“簡夫 始起隱者,出入乘牛,冠鐵冠,自號‘山長’。”
宋 陸游 《遣興》詩:“退歸自合稱山長,變化猶應侍帝晨?!?/span>
國語辭典
山長[ shān zhǎng ]
⒈ ?唐代、五代時對山居講學的人的敬稱。至宋、元時書院設(shè)山長,講學兼領(lǐng)院務(wù)。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三回》:「歷城縣請他做歷城書院的山長。」
《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本是郎中放的知府,因為辦軍裝的事罣誤了,制臺為他學問好,請他做個書院的山長?!?/span>
⒉ ?指隱居的人。
引宋·陸游〈遣興〉詩二首之二:「退歸自合稱山長,變化猶應侍帝晨?!?/span>
山長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山 | shān | 山 | 3畫 | 基本字義 山 shān(ㄕㄢ) ⒈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沖突或戰(zhàn)爭爆發(fā)之前的緊張氣氛)。 ⒉ ?形狀像山的:山墻(人字形房屋兩側(cè)的墻壁。亦稱“房山”)。 ⒊ ?形容大聲:山響。山呼萬歲。 ⒋ ?姓。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ill、mountain、jebel 造字法 象形:像山峰綿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 hill, peak |
長 | cháng zhǎng | 長 | 4畫 | 基本字義 長(長) cháng(ㄔㄤˊ) ⒈ ?兩端的距離:長度。 ⒉ ?長度大,與“短”相對,指空間,亦指時間:長短。長空。長短句(詞的別名)。長夜(a.漫長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長風破浪(喻志趣遠大)。長歌代哭(以歌代哭)。 ⒊ ?優(yōu)點,專精的技能:特長。專長。各有所長。 ⒋ ?對某事做得特別好:他長于寫作。 其他字義 長(長) zhǎng(ㄓㄤˇ) ⒈ ?生長,成長:長瘡。 ⒉ ?增加:長知識。 ⒊ ?排行第一的:長子。長兄。長孫 |
山長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山長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