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撥思
- 拼音hú bō sī
- 注音ㄏㄨˊ ㄅㄛ ㄙ
- 繁體胡撥思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胡撥思[ hú bō sī ]
⒈ ?樂器名。即火不思。
引證解釋
⒈ ?樂器名。即火不思。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渾不似》:“渾不似製如琵琶,直徑無品,有小槽,圓腹如半瓶榼,以皮為面,四絃皮絣同一弧柱。相傳 王昭君 琵琶壞,使 胡 人重造,造而其形小。 昭君 笑曰:‘渾不似?!煲悦0椿鸩凰?、渾不似、胡撥思均為同一樂器名的音轉(zhuǎn)。參閱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火不思》。參見“火不思”。
引《元史》以為火不思,今以為胡撥思,皆相傳之譌?!?/span>
胡撥思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思 | sī sāi | 心 | 9畫 | 基本字義 思 sī(ㄙ) ⒈ ?想,考慮,動腦筋:思想(a.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jīng)過思維活動而產(chǎn)生的結(jié)果;b.想法,念頭;c.思量)。思忖。思索。思維。沉思。尋思。見異思遷。 ⒉ ?想念,掛念:思念。思戀。相思。 ⒊ ?想法:思緒。思致(新穎獨(dú)到的構(gòu)思、意趣)。構(gòu)思。 ⒋ ?姓。 其他字義 思 sāi(ㄙㄞ) ⒈ ?〔于思〕多胡須的樣子,如“自捋頷下,則思思者如故矣”。 異體字 ? 恖 楒 漢英互譯 consider、long for、think、think of、th |
胡 | hú | 月 | 9畫 | 基本字義 胡(鬍) hú(ㄏㄨˊ) ⒈ ?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遠(yuǎn)、隔絕)。 ⒉ ?泛指外國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黃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 ⒊ ?亂,無道理:胡來。胡鬧。胡吹。胡言亂語。 ⒋ ?文言疑問詞,為什么,何故:胡不歸?“胡取禾三百廛兮?” ⒌ ?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胡須。 ⒍ ?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狼跋 |
撥 | bō | 扌 | 8畫 | 基本字義 撥(撥) bō(ㄅㄛ) ⒈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動或挑動:撥動。把鐘撥準(zhǔn)了。撥冗(推開繁忙的事物,抽出時(shí)間)。撥云見日。 ⒉ ?分給:撥發(fā)。撥款。撥付。 ⒊ ?治理:撥亂反正。 ⒋ ?掉轉(zhuǎn):撥轉(zhuǎn)馬頭。 ⒌ ?量詞,用于成批的,分組的:分成兩撥兒。 異體字 撥 漢英互譯 dial、move with hand 造字法 形聲:從扌、發(fā)聲 English move; dispel; distribute |
胡撥思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胡撥思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