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草
- 拼音bái cǎo
- 注音ㄅㄞˊ ㄘㄠ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白草[ bái cǎo ]
⒈ ?指一種干熟后變成白色的草。
例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英white grass;
引證解釋
⒈ ?牧草。干熟時(shí)呈白色,故名。
引《漢書·西域傳上·鄯善國》:“地沙鹵,少田,寄田仰穀旁國。國出玉,多葭葦、檉柳、胡桐、白草?!?br />顏師古 注:“白草似莠而細(xì),無芒,其乾熟時(shí)正白色,牛馬所嗜也?!?br />唐 岑參 《過燕支寄杜位》詩:“燕支山 西 酒泉 道,北風(fēng)吹沙卷白草?!?br />宋 梅堯臣 《送李涇州審言》詩之二:“云間白草開邊隴,山上朱樓壓郡城。”
許地山 《狐仙》:“黃沙白草無人跡,古戍寒云亂鳥還?!?/span>
⒉ ?草名。
引唐 元稹 《紀(jì)懷贈(zèng)李六戶曹》詩:“白草堂檐短,黃梅雨氣蒸。”
元 白樸 《天凈沙·秋》曲:“一點(diǎn)飛鴻影下。青山緑水,白草紅葉黃花?!?br />趙樹理 《孟祥英翻身》:“野菜采完了,聽說白草能賣一塊錢一斤, 孟祥英 又領(lǐng)導(dǎo)婦女割白草。”
⒊ ?地名。
引唐 元稹 《望云騅馬歌》:“崢嶸 白草 眇難期, 謥洞 黃泉安可入?!?br />自注:“白草、謥洞 并 雒谷 中地名?!?/span>
國語辭典
白草[ bái cǎo ]
⒈ ?白蘞的別名。參見「白蘞」條。
⒉ ?白英的別名。參見「白英」條。
白草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草 | cǎo | 艸 | 9畫 | 基本字義 草 cǎo(ㄘㄠˇ) ⒈ ?對(duì)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莊稼、蔬菜以外的莖干柔軟的植物的統(tǒng)稱;廣義指莖干比較柔軟的植物,包括莊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ú荨2菪?。草堂(茅草蓋的堂屋,舊時(shí)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有自謙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⒉ ?特指用作燃料、飼料的稻麥之類的莖葉:草料。柴草。稻草。 ⒊ ?粗糙,不細(xì)致:草率( shuài )。草鄙(粗野樸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⒋ |
白 | bái | 白 | 5畫 | 基本字義 白 bái(ㄅㄞˊ) ⒈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顏色:白色。白米。 ⒉ ?明亮:白晝。白日做夢(mèng)。 ⒊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⒋ ?純潔:一生清白。白璧無瑕。 ⒌ ?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空白。白卷。 ⒍ ?沒有成就的,沒有效果的:白忙。白說。 ⒎ ?沒有付出代價(jià)的:白吃白喝。 ⒏ ?陳述:自白。道白(亦稱“說白”、“白口”)。 ⒐ ?與文言相對(duì):白話文。 ⒑ ?告語:告白(對(duì)公眾的通知)。 ⒒ ?喪事:紅白喜事(婚事和喪事)。 |
白草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白草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