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白
- 拼音fēi bái
- 注音ㄈㄟ ㄅㄞˊ
- 繁體飛白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飛白[ fēi bái ]
⒈ ?一種特殊的書法,筆畫中露出一絲絲的白地,像用枯筆寫成的樣子。也叫飛白書。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飛白書”。一種特殊的書法。相傳 東漢 靈帝 時修飾 鴻都門,匠人用刷白粉的帚寫字, 蔡邕 見后,歸作“飛白書”。這種書法,筆畫中絲絲露白,像枯筆所寫。 漢 魏 宮闕題字,曾廣泛采用。 唐 張懷瓘 《書斷》上:“飛白者, 后漢 左中郎將 蔡邕 所作也。
引王隱、王愔 并云:飛白變楷製也。本是宮殿題署,勢既徑丈,字宜輕微不滿,名為飛白?!?br />唐 李綽 《尚書故實》:“飛白書始於 蔡邕,在 鴻門 見匠人施堊箒,遂創(chuàng)意焉。”
唐 李肇 《唐國史補(bǔ)》卷中:“梁武帝 造寺,令 蕭子云 飛白大書‘蕭’字,至今‘蕭’字存焉?!?br />清 趙翼 《王述庵道經(jīng)毘陵停舟話舊》詩:“焚黃詔特榮先壟,飛白書應(yīng)起賜樓。”
⒉ ?中國畫中一種枯筆露白的線條。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巧藝》:“顧長康 好寫起人形,欲圖 殷荊州。
引殷 曰:‘我形惡,不煩耳。’ 顧 曰:‘明府正為眼爾,但明點童子,飛白拂其上,使如輕云之蔽日?!?br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仁宗 萬機(jī)之暇,無所翫好,惟親翰墨,而飛白尤為神妙。凡飛白以點畫象形物,而點最難工?!?br />清 錢謙益 《戲題萬戶部小像》詩:“荊州 恰好添飛白, 子夏 何妨戴小冠?!?/span>
⒊ ?修辭學(xué)上辭格之一。白,指“白字”,“飛白”就是故意寫白字。是明知其錯而有意仿效的一種修辭方法。
國語辭典
飛白[ fēi bái ]
⒈ ?飛白書的簡稱。參見「飛白書」條。
⒉ ?白,白字、別字。飛白指將語言中的方言、俗語、吃澀、錯別,故意加以記錄或援用的修辭方法。
飛白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飛 | fēi | 飛 | 3畫 | 基本字義 飛(飛) fēi(ㄈㄟ) ⒈ ?鳥類或蟲類等用翅膀在空中往來活動:飛天(佛教壁畫或石刻中的空中飛舞的神)。飛躍。飛鳥。 ⒉ ?在空中運動:飛雪。火箭飛向太空。 ⒊ ?形容極快:飛駛。飛黃騰達(dá)(喻人驟然得志,官位升遷快)。 ⒋ ?極,特別地:刀子飛快。 ⒌ ?無根據(jù)的、無緣無故的:流言飛語。 ⒍ ?像架在空中的形狀:飛橋。飛閣。 ⒎ ?感情的表達(dá)與傳遞:飛眼。 異體字 飛 蜚 亴 漢英互譯 fly、swiftly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fly; go quickl |
白 | bái | 白 | 5畫 | 基本字義 白 bái(ㄅㄞˊ) ⒈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顏色:白色。白米。 ⒉ ?明亮:白晝。白日做夢。 ⒊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⒋ ?純潔:一生清白。白璧無瑕。 ⒌ ?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空白。白卷。 ⒍ ?沒有成就的,沒有效果的:白忙。白說。 ⒎ ?沒有付出代價的:白吃白喝。 ⒏ ?陳述:自白。道白(亦稱“說白”、“白口”)。 ⒐ ?與文言相對:白話文。 ⒑ ?告語:告白(對公眾的通知)。 ⒒ ?喪事:紅白喜事(婚事和喪事)。 |
飛白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飛白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