庠塾
- 拼音xiáng shú
- 注音ㄒ一ㄤˊ ㄕㄨ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庠塾[ xiáng shú ]
⒈ ?《禮記·學(xué)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焙笠蛞浴扳咱印狈悍Q地方學(xué)校。
引證解釋
⒈ ?后因以“庠塾”泛稱地方學(xué)校。
引《禮記·學(xué)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br />《南齊書·武帝紀(jì)》:“命彼有司,崇建庠塾。”
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狀》:“既富而教,庠塾列焉?!?br />明 唐順之 《封知縣張公墓志銘》:“以貧故,資生事為急也,故不得久從事于庠塾絃誦之業(yè)。”
庠塾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庠 | xiáng | 廣 | 9畫 | 基本字義 庠 xiáng(ㄒ一ㄤˊ) ⒈ ?古代稱學(xué)校:庠序(古代鄉(xiāng)學(xué),泛指學(xué)校)。庠生。 造字法 形聲:從廣、羊聲 English village school; teach |
塾 | shú | 土 | 14畫 | 基本字義 塾 shú(ㄕㄨˊ) ⒈ ?舊時(shí)私人設(shè)立的教學(xué)的地方:塾師。家塾。私塾。 ⒉ ?古代指門內(nèi)東西兩側(cè)的堂屋。 異體字 漢英互譯 private school 造字法 形聲:從土、孰聲 English village school; private tutorage |
庠塾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庠塾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