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石
- 拼音bì shí
- 注音ㄅ一ˋ ㄕ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髀石[ bì shí ]
⒈ ?我國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狩獵用具。亦為一種游戲器具。
引證解釋
⒈ ?我國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狩獵用具。亦為一種游戲器具。
引《元史·太祖紀(jì)》:“復(fù)前行至一山下,有馬數(shù)百,牧者唯童子數(shù)人,方擊髀石為戲?!?br />《元朝秘史》卷三:“札木合 將一個(gè)麅子髀石與 帖木真,帖木真 卻將一個(gè)銅灌的髀石回與 札木合。”
李文田 注:“《契丹國志》曰:宋真宗 時(shí), 晁迴 往 契丹 賀生辰,還言國主皆佩金玉錐,又好以銅及石為槌以擊兔。然則髀石乃擊兔所用,以麅鹿之骨角或銅灌而成也。 楊賓 《柳邊紀(jì)略》曰:寧古塔 童子相戲,多剔麞麅麋鹿腿前骨,以錫灌其竅,名噶什哈,或三或五,堆地上擊之,中者盡取所堆,不中者與堆者一枚,多者千,少者十百,各盛於囊,歲時(shí)閒暇,雖壯者亦為之。據(jù) 楊 此文,則此風(fēng)不特 蒙古,并可知 帖木真 與 札木合 所以交換髀石之故,噶什哈即滿洲語指髀石也?!?/span>
髀石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石 | shí dàn | 石 | 5畫 | 基本字義 石 shí(ㄕˊ) ⒈ ?構(gòu)成地殼的礦物質(zhì)硬塊:石破天驚(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⒉ ?指石刻:金石。 ⒊ ?指古代用來治病的針:藥石。藥石之言(喻規(guī)勸別人的話)。 ⒋ ?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 ⒌ ?姓。 其他字義 石 dàn(ㄉㄢˋ) ⒈ ?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 異體字 ? ? 鉐 漢英互譯 rock、stone、lapis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tone, rock, mineral; rad. 112 |
髀 | bì | 骨 | 17畫 | 基本字義 髀 bì(ㄅ一ˋ) ⒈ ?大腿,亦指大腿骨:髀肉復(fù)生(因長久不騎馬,大腿肉又長起來了,形容長久安逸,無所作為)。 異體字 ? ? ? 肶 脾 造字法 形聲:從骨、卑聲 English buttocks; thigh, thigh bone |
髀石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髀石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