蕺菜
- 拼音jí cài
- 注音ㄐ一ˊ ㄘㄞ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蕺菜[ jí cài ]
⒈ ?俗稱“魚腥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Houttuynia cordata ),莖上有節(jié),葉子互生,心臟形。莖和葉有魚腥氣。全草入中藥。
英heartleaf houttuynia;
引證解釋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細(xì)長,葉對生,卵形。初夏開花,淡黃色。莖、葉皆有腥味,故又稱“魚腥草”??扇胨帲星鍩?、解毒、治肺、止咳等功用。莖、葉之稚嫩者可供食用。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菜二·蕺》﹝集解﹞引 蘇恭 曰:“蕺菜生溼地山谷陰處,亦能蔓生。葉似蕎麥而肥,莖紫赤色。山南、 江 左人好生食之。
引關(guān)中 謂之菹菜?!?/span>
國語辭典
蕺菜[ jí cài ]
⒈ ?植物名。三白草科蕺菜屬,多年生草本。莖白色有節(jié),葉子互生。初夏開花,花小而密集,結(jié)蒴果。全株有強(qiáng)烈的魚腥味??扇胨帲猩?、消腫等功效。多產(chǎn)于中國、日本及喜馬拉雅山區(qū)等地。
英語Houttuynia cordata
法語Houttuynia cordata
蕺菜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蕺 | jí | 艸 | 15畫 | 基本字義 蕺 jí(ㄐ一ˊ) ⒈ ?〔蕺菜〕多年生草本植物,莖上有節(jié),葉互生,結(jié)蒴果。莖和葉有腥味,全草入藥。亦稱“魚腥草”。 統(tǒng)一碼 蕺字UNICODE編碼U+857A,10進(jìn)制: 34170,UTF-32: 0000857A,UTF-8: E8 95 BA。 蕺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蕺字收錄于 現(xiàn)通表 。 |
菜 | cài | 艸 | 11畫 | 基本字義 菜 cài(ㄘㄞˋ) ⒈ ?供作副食品的植物:菜市。白菜。菠菜。野菜。蔬菜。面有菜色。 ⒉ ?主食以外的食品:菜牛。菜畜。菜肴。菜譜。名菜。 漢英互譯 dish、course、food、vegetable、greens 造字法 形聲:從艸、采聲 English vegetables; dish, order; food |
蕺菜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蕺菜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