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兵
- 拼音jùn bīng
- 注音ㄐㄨㄣˋ ㄅ一ㄥ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郡兵[ jùn bīng ]
⒈ ?地方武裝力量。漢沿秦制置材官于郡國,郡有都尉,佐太守典武職甲卒。中央有南、北軍。漢武帝時更置八校,隸屬于北軍。國家有事,則調(diào)發(fā)郡國之兵。唐代府兵,基本上沿襲秦漢郡兵舊制。參閱《文獻通考·兵考》。
引證解釋
⒈ ?地方武裝力量。 漢 沿 秦 制置材官于郡國,郡有都尉,佐太守典武職甲卒。中央有南、北軍。 漢武帝 時更置八校,隸屬于北軍。國家有事,則調(diào)發(fā)郡國之兵。 唐 代府兵,基本上沿襲 秦 漢 郡兵舊制。參閱《文獻通考·兵考》。
郡兵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郡 | jùn | 阝 | 9畫 | 基本字義 郡 jùn(ㄐㄨㄣˋ) ⒈ ?古代行政區(qū)域,中國秦代以前比縣小,從秦代起比縣大:郡縣。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ounty、eparchy、shire、zillah 造字法 形聲:從阝、君聲 English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兵 | bīng | 八 | 7畫 | 基本字義 兵 bīng(ㄅ一ㄥ) ⒈ ?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沒有沾血,指不經(jīng)過戰(zhàn)斗而取得勝利)。 ⒉ ?戰(zhàn)士,軍隊: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見(指武裝沖突)。 ⒊ ?與軍事或戰(zhàn)爭有關(guān)事物的統(tǒng)稱:兵法。兵家。兵機。兵釁(戰(zhàn)爭的爭端)。兵書。兵諫(進諫時以武力要挾,迫使必從)。兵荒馬亂。兵貴神速。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rms、soldiers 相關(guān)字詞 卒 造字法 會意:從丘、從八 English soldier, troops |
郡兵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郡兵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