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雉
- 拼音sāng zhì
- 注音ㄙㄤ ㄓ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桑雉[ sāng zhì ]
⒈ ?上古商帝太戊時(shí),“祥?!背捍笕绻?,太戊懼,大臣伊陟勸太戊修德而“祥??菟馈薄R蟮畚涠r(shí),雉登鼎耳而鳴,武丁懼,賢臣祖己勸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歡,殷道復(fù)興”。事見《書·高宗肜日》、《史記·殷本紀(jì)》。后因用“桑雉”為帝王修德國以復(fù)興的典實(shí)。
⒉ ?漢魯恭(字仲康)為中牟令,行德政。上司遣使察訪,恭與來使行至田間,坐桑下小憩,有雉停身旁。旁有兒童。使曰:“兒何不捕之?”兒曰:“雉方將雛?!笔观侨欢?,盛贊魯恭“化及鳥獸”,使“豎子有仁心”。事見《后漢書·魯恭傳》。后因以“桑雉”為施行仁政,普及教化的典實(shí)。
引證解釋
⒈ ?上古 商 帝太戊 時(shí),“祥?!背捍笕绻?, 太戊 懼,大臣 伊陟 勸 太戊 修德而“祥??菟馈薄?殷帝武丁 時(shí),雉登鼎耳而鳴, 武丁 懼,賢臣 祖己 勸 武丁 “修政行德,天下咸驩, 殷 道復(fù)興”。事見《書·高宗肜日》、《史記·殷本紀(jì)》。后因用“桑雉”為帝王修德國以復(fù)興的典實(shí)。
引《北史·崔昂傳》:“故桑雉之戒,實(shí)啟中興;小鳥孕大,未聞福感。”
⒉ ?使矍然而起,盛贊 魯恭 “化及鳥獸”,使“豎子有仁心”。
引漢 魯恭 (字 仲康 )為 中牟令,行德政。上司遣使察訪, 恭 與來使行至田間,坐桑下小憩,有雉停身旁。旁有兒童。使曰:“兒何不捕之?”
兒曰:“雉方將雛?!?br />事見《后漢書·魯恭傳》。后因以“桑雉”為施行仁政,普及教化的典實(shí)。 唐 羅隱 《寄前戶部陸郎中》詩:“出馴桑雉入朝簪,蕭灑清名映士林?!?/span>
桑雉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雉 | zhì | 隹 | 13畫 | 基本字義 雉 zhì(ㄓˋ) ⒈ ?鳥,雄的羽毛很美,尾長;雌的淡黃褐色,尾較短。善走,不能久飛。肉可食,羽毛可做裝飾品。通稱“野雞”。 ⒉ ?古代計(jì)算城墻面積的單位,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 ⒊ ?城墻:雉堞。 異體字 兕 垁 埃 搱 鴙 鶨 漢英互譯 pheasant English pheasant; crenellated wall |
桑 | sāng | 木 | 10畫 | 基本字義 桑 sāng(ㄙㄤ) ⒈ ?落葉灌木,葉子可以喂蠶,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農(nóng)具,皮可造紙,葉、果均可入藥。中國大部分地區(qū)都有種植:桑葚。桑農(nóng)。桑梓(喻鄉(xiāng)里,故鄉(xiāng))。滄海桑田(形容世事變遷很大)。桑榆暮景。 ⒉ ?姓。 異體字 桒 槡 造字法 象形:像桑樹之形 English mulberry tree; surname |
桑雉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桑雉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