廝隸
- 拼音sī lì
- 注音ㄙ ㄌ一ˋ
- 繁體廝隸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廝隸[ sī lì ]
⒈ ?猶廝役。
引證解釋
⒈ ?猶廝役。
引《南史·梁邵陵攜王綸傳》:“遨游市里,雜於廝隸?!?br />明 張居正 《王承奉傳》:“乃其廝隸,亦莫不有大臣風(fēng)節(jié)焉。”
廝隸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廝 | sī | 廠 | 14畫 | 基本字義 廝 sī(ㄙ) ⒈ ?古代干粗雜活的男奴隸或小役:廝役。小廝。 ⒉ ?古代對(duì)人的稱呼(宋代以來(lái)的小說中常用):這廝。那廝。 異體字 廝 ? 漢英互譯 fellow、male servant、together 造字法 形聲:從廠、斯聲 |
隸 | lì | 隸 | 8畫 | 基本字義 隸(隸) lì(ㄌ一ˋ) ⒈ ?附屬,屬于:隸屬。配隸(從屬)。直隸中央。 ⒉ ?封建時(shí)代的衙役:隸卒。皂隸。徒隸。 ⒊ ?舊時(shí)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奴隸。隸仆。 ⒋ ?隸書,漢字的一種書體,由篆書簡(jiǎn)化演變而成:隸書。隸字。漢隸。 異體字 肄 逮 隸 隷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subservient; servant; KangXi radical 171 |
廝隸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廝隸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