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滯
- 拼音dǐ zhì
- 注音ㄉ一ˇ ㄓˋ
- 繁體底滯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底滯[ dǐ zhì ]
⒈ ?滯留。語本《國語·楚語下》:“夫民,氣縱則底,底則滯,滯而不振,生乃不殖?!表f昭注:“底著也。滯,廢也。”
⒉ ?遲鈍。
⒊ ?指拘泥,迂執(zhí)。
⒋ ?平庸。
引證解釋
⒈ ?滯留。
引語本《國語·楚語下》:“夫民,氣縱則底,底則滯,滯而不振,生乃不殖?!?br />韋昭 注:“底著也。滯,廢也?!?br />《淮南子·原道訓》:“所謂后者,非謂其底滯而不發(fā),凝結(jié)而不流,貴其周於數(shù)而合於時也?!?br />唐 韓愈 《送窮文》:“子無底滯之尤,我有資送之恩,子等有意於行乎?”
⒉ ?遲鈍。
引《北齊書·文苑傳序》:“縱其情思底滯,關鍵不通,但伏膺無怠,鉆仰斯切……是以學而知之,猶足賢乎已也?!?/span>
⒊ ?指拘泥,迂執(zhí)。
引宋 司馬光 《言陳烈札子》:“雖有底滯迂闊之行,不能合于中道,猶為守節(jié)之士,亦當保而全之。”
⒋ ?平庸。
引《魏書·廣陽王拓跋淵傳》:“自定鼎 伊 洛,邊任益輕,惟底滯凡才,出為鎮(zhèn)將,轉(zhuǎn)相模習,專事聚斂?!?/span>
國語辭典
底滯[ dǐ zhì ]
⒈ ?閉塞。
引《文選·陸機·文賦》:「及其六情底滯,志往神留?!?/span>
⒉ ?困阨。
引漢·王粲〈初征賦〉:「逢屯否而底滯兮,忽長幼以羈旅?!?/span>
⒊ ?阻止。
引唐·韓愈〈送窮文〉:「子無底滯之尤,我有資送之恩。」
底滯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滯 | zhì | 氵 | 12畫 | 基本字義 滯(滯) zhì(ㄓˋ) ⒈ ?凝積,不流通,不靈活:停滯。滯留。滯銷。滯空。呆滯。滯產(chǎn)(產(chǎn)婦臨產(chǎn)后總產(chǎn)程超過30小時者)。滯針。滯下(痢疾的古稱)。 ⒉ ?遺落:“此有滯穗”。 異體字 滯 洔 漢英互譯 sluggish、stagnant 相關字詞 暢 造字法 形聲:左形右聲 English block up, obstruct; stagnant |
底 | dǐ de | 廣 | 8畫 | 基本字義 底 dǐ(ㄉ一ˇ) ⒈ ?最下面的部分:底層。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 ⒉ ?末了:年底。月底。到底。 ⒊ ?根基,基礎,留作根據(jù):刨根問底。底蘊。底稿。底版。 ⒋ ?圖案的基層:白底藍花的瓶子。 ⒌ ?何,什么:底事傷感。 ⒍ ?古同“抵”,達到。 其他字義 底 de(˙ㄉㄜ) ⒈ ?同“的”。 異體字 ? 漢英互譯 bottom、fundus 相關字詞 頂 |
底滯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底滯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