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茀
- 拼音dào bó
- 注音ㄉㄠˋ ㄅㄛ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道茀[ dào bó ]
⒈ ?野草塞路而難于通行。
引證解釋
⒈ ?野草塞路而難于通行。
引《國語·周語中》:“火朝覿矣,道茀不可行?!?br />韋昭 注:“草穢塞路為茀。”
后泛指路途不通。 唐 段成式 《好道廟記》:“是時陸擅蛇虎,水制蛟螭,道茀路絶,一境相恐?!?br />《花月痕》第十一回:“癡珠 多情人,既深毀室之傷,復抱墮樓之痛。牽蘿莫補,剪紙難招,明知烏鳥傷心,鴒原急難,而道茀難行,力窮莫致?!?br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豈其道茀不可行,故碩士艱于出世?!?/span>
道茀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茀 | fú | 艸 | 8畫 | 基本字義 茀 fú(ㄈㄨˊ) ⒈ ?道路上雜草太多,不便走。 ⒉ ?治,清除。 ⒊ ?古同“福”,福祿。 ⒋ ?車蔽,古代婦女乘車不露于世,車之前后設(shè)障以自隱蔽。 ⒌ ?紛亂:茀離。 English overgrown with grass, weedy |
道 | dào | 辶 | 12畫 | 基本字義 道 dào(ㄉㄠˋ) ⒈ ?路,方向,途徑:道路。鐵道。志同道合。 ⒉ ?指法則、規(guī)律:道理。道德。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⒊ ?學術(shù)或宗教的思想體系:道學。傳道。修道。 ⒋ ?方法,辦法,技術(shù):門道。醫(yī)道。 ⒌ ?指“道家”(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一個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莊周) ⒍ ?指“道教”(中國主要宗教之一,創(chuàng)立于東漢):道觀( guàn )。道士。道姑。道行( 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領(lǐng))。 ⒎ ?指 |
道茀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道茀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