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干
- 拼音lì gān
- 注音ㄌ一ˋ ㄍㄢ
- 繁體吏幹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吏干[ lì gàn ]
⒈ ?亦作“吏干”。
⒉ ?為政的才干。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吏榦”。為政的才干。
引《世說新語·文學(xué)》“左太沖 作《三都賦》初成” 劉孝標(biāo) 注引《左思別傳》:“思 為人無吏榦而有文才?!?br />《隋書·郎茂傳》:“茂 性明敏,剖決無滯,當(dāng)時以吏干見稱?!?br />宋 蘇轍 《薦林豫札子》:“右通直郎 林豫,吏干強(qiáng)敏,長於應(yīng)變,所至可紀(jì)。”
吏干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吏 | lì | 口 | 6畫 | 基本字義 吏 lì(ㄌ一ˋ) ⒈ ?舊時代的大小官員:吏治。官吏。 ⒉ ?舊指小公務(wù)員:吏員。胥吏(地方官府中辦理文書的人)。 異體字 叓 ? 漢英互譯 official 造字法 會意:從手、從中 English government official, magistrate |
干 | gān gàn | 干 | 3畫 | 基本字義 干(乾) gān(ㄍㄢ) ⒈ ?觸犯,冒犯,沖犯:干擾。干涉。干預(yù)(亦作“干與”)。森然干霄。 ⒉ ?追求,求取,舊指追求職位俸祿:干祿。干仕。 ⒊ ?關(guān)連,涉及:干系?;ゲ幌喔?。 ⒋ ?盾,古代抵御刀槍的兵器:大動干戈。 ⒌ ?古代用以記年、記月、記日、記時(亦作編排次序)的十個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⒍ ?涯岸,水邊:“河之干兮”。 ⒎ ?個數(shù):若干。 ⒏ ?沒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 |
吏干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吏干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