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蒲
- 拼音biān pú
- 注音ㄅ一ㄢ ㄆㄨˊ
- 繁體編蒲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編蒲[ biān pú ]
⒈ ?編聯(lián)蒲葉以供書寫。《漢書·路溫舒?zhèn)鳌罚骸癌z路溫舒﹞父為里監(jiān)門,使溫舒牧羊,溫舒取澤中蒲,截以為牒,編用書寫。”后因以“編蒲”為苦學(xué)的典故。
引證解釋
⒈ ?編聯(lián)蒲葉以供書寫。
引《漢書·路溫舒?zhèn)鳌罚骸癌z 路溫舒 ﹞父為里監(jiān)門,使 溫舒 牧羊, 溫舒 取澤中蒲,截以為牒,編用書寫?!?br />后因以“編蒲”為苦學(xué)的典故。 南朝 梁 任昉 《為蕭揚(yáng)州作薦士表》:“至乃集螢映雪,編蒲緝柳?!?br />唐 劉禹錫 《南海馬大夫見惠著述三通詩以謝之》:“編蒲曾苦思,垂竹愧無名。”
清 吳偉業(yè) 《蘆筆》詩:“採箬編蒲課筆耕, 織簾居士 擅書名?!?/span>
國語辭典
編蒲[ biān pú ]
⒈ ?漢代路溫舒因家境貧苦,編蒲葉以供書寫。故后世以編蒲比喻苦學(xué)不倦的樣子。
引南朝梁·任昉〈為揚(yáng)州薦士表〉:「至乃集螢映雪,編蒲緝柳?!?/span>
編蒲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蒲 | pú | 艸 | 13畫 | 基本字義 蒲 pú(ㄆㄨ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兩米。根莖長在泥里,可食。葉長而尖,可編席、制扇,夏天開黃色花(亦稱“香蒲”):蒲黃(蒲的花粉)。蒲棒。蒲草。蒲絨。蒲扇。 ⒉ ?指“菖蒲”:蒲節(jié)。蒲月(指農(nóng)歷五月)。 ⒊ ?庵,用草蓋的圓形屋。 ⒋ ?古同“匍”,匍伏。 ⒌ ?姓。 造字法 形聲:從艸、浦聲 English type of rush; vine |
編 | biān | 纟 | 12畫 | 基本字義 編(編) biān(ㄅ一ㄢ) ⒈ ?用細(xì)條或帶形的東西交叉組織起來:編結(jié)。編織。編扎。 ⒉ ?按一定的原則、規(guī)則或次序來組織或排列:編排。編目(編制目錄或指已編成的目錄)。編次。編年。編訂。編配。編碼。 ⒊ ?把材料加以適當(dāng)?shù)慕M織排列而成為書籍、報刊、廣播電視節(jié)目等:編寫。編譯。編審。編修。編纂。編印。 ⒋ ?創(chuàng)作:編劇。編導(dǎo)。 ⒌ ?捏造:編瞎話。 ⒍ ?成本的書按內(nèi)容劃分的部分:正編。續(xù)編。簡編。 異體字 編 漢英互 |
編蒲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編蒲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